指挥员是各级领导的第一身份,带兵打仗是各级党委的第一要务。没有能打仗、打胜仗的党委班子,就带不出能打仗、打胜仗的部队
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使劲,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鲜明导向。各级党委议事决策也应绷紧打仗这根弦,时刻想一想:“假如明天打仗,这个钱还能这样花吗?这个人还能这样用吗?这个事还能这样办吗?”
指挥员是各级领导的第一身份,带兵打仗是各级党委的第一要务。没有能打仗、打胜仗的党委班子,就带不出能打仗、打胜仗的部队。善谋打仗、能打胜仗,既是党委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班子建设水平的核心尺度。
议事决策体现的是党委意志,引领的是建设方向。虽然平时决策不像战时决策那样,“一招不慎,全盘皆输”,但决不能因此放松了打仗这根弦。如果党委在议事决策时,经费投入上不优先考虑战斗力建设需要,营房建设上不优先考虑战备训练功能,使用干部上不优先考虑打赢素质,怎能带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威武之师?
党委的每一项决策都应该为打赢攒劲聚力。但是,有的党委班子抓准备、谋打赢的思维层次不高,片面强调业务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对自己不太懂、不擅长、不分管的领域,因为怕说错话、怕得罪人、怕担责任,往往三缄其口,不发表任何意见;有的开大会讨论小问题,开小会决定大问题,甚至不开会决定关键性问题;还有的片面认为管人管钱管物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才是大事,对如何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却议得不够、议得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