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对得起人民子弟兵前面的‘人民’二字!”在“红土地上立誓言”演讲比赛现场,杨步野慷慨激昂的演讲迎来一片共鸣的掌声。
尽管这口号般的声音还显稚嫩,但信仰种子的生根发芽,不正是在这种“喊”的过程中一步步确立的吗?这是种子找到土壤的感觉——品味老乡深情,他们开始在信仰的白纸上书写序章!
离别的日子到了。吃完在老乡家的最后一顿早饭,队伍开始集合。王花荣大娘放下正在收拾的碗筷,走出门静静地看着队伍。在最后时刻,王斌冲出队列紧紧拥抱着大娘——
昨晚,他们用自己的津贴买来米、面、油、牛奶、水果等物品,悄悄塞在桌子底下。他们知道,比起大娘为自己做的,这些远远不够。但他记住了大娘在饭桌上对他们说的话:“你们是亲人解放军……我祝你们早日成为国家人才。”
浓浓的方言,让学员们明白:当好一名军人,才是对老乡最大的回报。
这是他们与老乡的约定,也是他们在这片红土地上许下的诺言。(记者 王通化 通讯员 熊峰 李霏)
专家视点
我们在追寻什么
■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
因为有了长达28年的精神之旅,也便有了这一期军校学子的追寻写真。
说开去,不仅仅这所军校的学子在追寻,整个人民军队乃至中国共产党都在追寻。今年上半年,笔者参加国防大学的寻根之旅,走上井冈山,走到兴国。在那里,可以看到一队队身着红军服装的全国各地的寻访者。
进入井冈山的人们,只要你带着发现的眼睛和感悟的灵魂,注定为那一代革命者的牺牲精神所感动,进而引发思考。思考让我们深刻,思考也难免让我们疑惑。在井冈山小井烈士墓前,你会看到面色凝重、泪盈眼眶的人们。然而,不一会儿人们便笑逐颜开,回到生活更复归平常……
既然如此,我们的寻根之旅还有意义吗?有意义!尽管我们不可能因一次教育就改变人生、一次感动就走向神圣,但感动却让我们受到洗礼和净化。
我们为什么不约而同选择红色之旅?因为没有其他路径。人有三种选择: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只求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作为一个关键时刻注定要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献出生命的武装集团,我军的情感底色就是服务人民,这就是“人民子弟兵”这个称号沉甸甸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