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一块牌匾
我们都是红军传人
红与蓝。
红安红——深秋正在给这片红土地的漫山层林染上红色。
海军蓝——山间、田头、河边、密林里、老乡家,处处涌动着海军迷彩的身影。
此时此刻,蓝色与红色相遇,蓝色在红色上奔流,一点点融入红色——2013年10月15日至10月25日,海工大25队学员背着背囊来到红安七里坪镇,白天拉练行军,晚上住在杨山村10户老乡家。
脚起脚落,尘腾尘降。
脚板与青草摩擦的清甜气息,混合着清晨的炊烟和新鲜的牛粪气息,不断扑入鼻腔。行进在队伍里的学员们大口呼吸着山野里的空气,仿佛已与这片土地的气息融为一体。
同呼吸,共命运——正是当年红军与这片土地的全部信仰与故事。
在老乡张晓莲大娘家,大门上一块印有“光荣烈属”4个红字的金色牌匾,久久吸引着谭智尹的目光。上世纪30年代,张大娘爱人的爷爷投身红军,壮烈牺牲。
这块金色牌匾的背后是这样一幅画面:铜锣军旗、袖章标语、土炮铁铳、刀枪剑戟、密林高山、悬崖山洞、前仆后继、战火硝烟……
这块金色牌匾的背后是这样一组群像:就义北门、全家殉难的秦绍勤,受尽酷刑、喷洒热血的张南一,保护红军、勇跳悬崖的晏春山……
一支军队与一方百姓就这样用他们的血肉写就了他们之间的生死盟约。资料显示,从1927年到1949年的革命斗争中,红安先后有14万英雄儿女献出生命,后来查到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2552名。
今天,这些烈士们可以笑慰了——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崭新的变化。学员们行进在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二层三层小楼雨后春笋般矗立。
河滩对岸,一栋漂亮的四层别墅正在装修。户主是一对养羊的夫妇,女主人老远地招呼学员们说:“今年赶不上了,等明年我们全装修好了,一定要住到我们家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