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同患绝症,“花完了所有的钱”
谭炜钊是广东惠州龙门县人,今年16岁,在患白血病之前,曾是龙门某中学学生。
2011年9月,才开学不久的炜钊因关节疼痛病因难查,辗转惠州、广州两地,最后在南方医院确诊高危白血病。医生建议移植,前提是完成术前六期化疗。这样的方案对谭家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任务。
炜钊的爸爸是当地农民,与茹蔼娟结婚后来到县城,靠修摩托车养家糊口。由于常年弯腰趴背,谭爸爸落下腰腿疼痛的毛病,不得已转行,从银行贷款改做饲料批发的生意。
茹蔼娟没有外出打工,帮丈夫打理档口之余,她还担负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一家三代六口人,全靠一间档口的收入维持生活,经济并不富裕。2009年,操劳过度的谭爸爸罹患鼻咽癌,无法继续工作,花钱治病几乎耗尽全家积蓄。
在这样的情况下,茹蔼娟还是想法设法借来几万元钱,为炜钊做完一期化疗,“在医院住了33天,花完了所有的钱,只能出院。”
一度好转放弃考大学,“等不起”
原以为炜钊熬不过三个月,但他竟奇迹般挺过两年多。
“每天都提心吊胆,晚上睡下,担心第二天见不到他。”茹蔼娟说,大概是中草药见了效,儿子一天天好起来,病中的丈夫也喜笑颜开,以为命运垂怜灾难之家,冥冥中指引儿子逃出生天。
身体好转后,炜钊得以继续学业,但他的想法有了改变。“以前很想读大学,生病后考虑清楚了,决定提前考中专技校。”短短几年,一个家庭因病重返赤贫的过程,给了炜钊极大的震动,看着未老先衰的父母,他觉得不能再等,“等不起,谁知道身体是不是真的好了呢?”他说,趁着还有活力早日出来工作,就能挺起双肩,像个真正的男人那样分担父母的重担。
诡谲的命运却在此时露出狰狞面容。2014年3月,谭爸爸病情恶化,住进医院。十多天后,炜钊白血病复发。
“我在医院照顾丈夫,儿子留在家,还要照顾妹妹。”茹蔼娟流泪,“都是我不好,让他太操劳。”得知儿子病情后,谭爸爸坚持放弃治疗,“他嘱咐我,把钱省下来,一定要救儿子……”4月1日,谭爸爸在昏迷中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