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无人机以成本低、体积小、作战使用灵活、费效比高、可避免人员伤亡等优势,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广泛认可。在1991的海湾战争中,“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战列舰凭借其无人机的杰出性能,充分发挥了406毫米巨炮的火力,给伊拉克军队造成很大损失。舰载无人机向全世界展示了用于海战的广阔前景。可以预见,无人机将成为未来舰载武器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舰艇作战的需要,中国海军舰艇已经开始要求配备舰载无人机以执行预警、侦察、中继和攻击等任务,而舰艇上空间狭小,武器装备容纳空间有限,难以存放和起降大中型无人机;同时,小型、微型无人机由于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廉、效费比相应更高,更受欢迎。特别是采用高分子技术、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微型侦察无人机发展更快。这种无人机可以进入建筑物或舰艇内部进行侦察,或粘附在设备上充当监听哨和视频监视哨,用于侦察卫星和普通侦察机侦察不到的死角。随着舰载无人机战场空间感知能力、高风险区域突防能力、通信导航支援能力、电子战能力、攻击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提高,必将对未来海上作战产生重大影响。无人作战将有可能成为未来海战的一种重要形式。提高对舰载无人机应用前景的认识,加强对舰载无人机作战使用的研究,对打赢未来高科技海上局部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在反舰导弹大量装备海军舰艇之后,超视距攻击已经成为现代海上作战的主要方式,但要真正有效实施超视距攻击,必须依靠大范围目标侦察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长期以来,各国海军都是依靠舰载直升机承担目标的远程早期发现、实时监控乃至远程导弹攻击过程中的中继制导等关键任务。也就是说,战时需要首先出动舰载直升机及时将其位置、动向发回载舰及友舰,进而才能根据战场情况引导载舰先敌实施超视距导弹突击。2011年以来,中国海军两种舰载无人机陆续曝光,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据悉,中国海军和中国海岸警卫队先后引进了奥地利产S-100和瑞典赛博公司的APID-60舰载无人机。此外,中国海军还装备了ASN-206无人机、Z-5无人直升机和某型先进无人直升机,2011年,国内传媒以“中国海军举行首次无人机远程通信支援演练”为题,首次公开报道了中国海军ASN-206无人机进行战场远程通讯支援演习,在这次演习中,中国海军的ASN-206无人机在登陆作战演习中扮演了反电子侦察、空中中继通讯、大报量传递、特勤处置等10多个演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