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战略观察 > 深度观察 > 正文 >

苏-27,老骥伏枥 侧卫中国20年,宝刀未老

2014-06-07 15:04:1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苏-27,这种北约称为“侧卫”的战斗机,在遥远的东方开始演绎一段不朽的传奇1989年,冰封了30年的中苏关系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
MpN老兵苑

  落地生根——歼-11的诞生,在军方与航空制造部门之间就是否仿制苏-27的争论结束之后,中国的领导层作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决心,既要独立研制新一代战斗机,又要尽快将苏-27国产化。由国内生产苏-27的基建项目和准备工作从1997年开始进行, 生产的苏-27被命名为歼-11,这是中国的航空工业系统首次进行批量生产第三代战斗机。化蛹为蝶——歼-11B,在完善了引进型号的生产和技术吸收后,我国出厂的苏-27逐个批次性能有所提高,整机进口的苏-27也不断得到改进,尤其在电子设备方面。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型比较重要的改进型号——歼-11B。风生水起——歼-11BS双座战斗机,歼-11BS重要的改进之处在于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从而具备了强大的对空—对地/海目标探测能力,而且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座舱前安装了国产最新红外搜索跟踪和光电瞄准系统。此外还装备了国产新型头盔瞄准显示系统等先进设备。海天飞鲨——歼-15舰载战斗机,歼-15是苏-33验证机与歼-11B的结合体还是单纯苏-33的仿制品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有限的资料来看,该机应该是在歼-11B的基础上再对苏-33进行了仿制。从前文国产苏-27系列的改进重点来看,新一代机载火控雷达及航空电子系统的使用会让歼-15的航电水平会比苏-33高出很多,甚至高出整整一代。鱼跃龙门——歼-16战斗轰炸机,2012年,一新型歼击轰炸机的图片出现在网络上,该机配置了机头左侧伸缩受油杆,IRST右置,进气道侧面天线取消,机背刀状天线取消,双轮前起落架,机翼翼尖外挂架可更换,垂尾后缘天线简化。从苏-27在中国的发展来看,新型歼击轰炸机可以说是“换药不换汤”的杰出之作:它只是外形类似苏-27/30,而里面的航电等则完全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系统,整体性能足以与美国F-15E相媲美。MpN老兵苑

  引进苏-27的技术和生产线自行生产和改进苏-27是维持和发展战斗力的必然之路。MpN老兵苑

  中国已经基本摆脱了俄罗斯在技术和成品上对苏-27系列的限制,中国已经真正具备了对苏-27系列进行独立生产和进行技术改进的能力,而且在技术水平和战斗力上从某种程度而言已经超越了俄罗斯的同类型号,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的道路,在中国已经研制出歼-20这样的隐形战斗机之后,相关媒体不断对第四代战斗机的先进性予以了大肆的渲染,似乎要说明在四代机的作战环境之下,三代机已经没有了什么用武之地。然而他们忽视了隐身战斗机一个“先天不足”——缺乏足够的对地攻击能力,四代机为了有效保证其隐身性,机载武器基本全部采用内置以减少飞机的的雷达反射面积,但是飞机的内部空间终究是有限的。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以及“粽子机”这样的中型隐身战斗机,在可以预见的空中作战环境之中,在中国依然缺乏先进轰炸机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在短期内无法拿出像美国B-2那样的隐身轰炸机,那么我们肯定需要一型突防能力强悍的前线轰炸机来对敌方阵地实施有效的突袭行动。所以说,尽管一部分军事爱好者对苏-27系列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诸多质疑,但武器装备的发展永远不是以人们的好恶为转移的。MpN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