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战略观察 > 深度观察 > 正文 >

苏-27,老骥伏枥 侧卫中国20年,宝刀未老

2014-06-07 15:04:1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苏-27,这种北约称为“侧卫”的战斗机,在遥远的东方开始演绎一段不朽的传奇1989年,冰封了30年的中苏关系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

  苏-27——20年传奇中国路MpN老兵苑

  苏-27,这种北约称为“侧卫”的战斗机,在遥远的东方开始演绎一段不朽的传奇1989年,冰封了30年的中苏关系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原先一直处于完全中断状态的中苏军贸随之重新拉开了帏幕,苏-27出口中国的合同就是在这一短暂的时期达成的。作为苏-27的首次出口,中国买到的苏-27在规格上与苏联自用型号一致,同时合同金额的70%以易货交易形式支付。因为是在1990年6月左右的时间中苏双方就引进苏-27一事正式展开的会谈,中国内部将此项目称为“906工程”。1992年,首批12架苏-27战斗机,由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的吉达机场起飞,经蒙古领空,于当日上午飞抵中国安徽芜湖空军基地。MpN老兵苑

  苏-27对于中国空军的意义,远不是一种现代化主战装备那么简单。苏-27的引进,使中国空军在全军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变化产生了巨大的,成为中国空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苏-27开启了中国空军第三代战斗机的大门,使得中国战斗机发展的步伐再次跟上了世界先进装备的水平,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国产作战飞机的改进完善和新机型的发展。苏-27,这种北约称为“侧卫”的战斗机,在遥远的东方开始演绎一段不朽的传奇 [详细]在中国开枝散叶,衍生出多种机型MpN老兵苑

  中国空军引进的苏-27是中国航空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堪称中国空中力量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苏-27在引进的时候是前苏联在解体前正式服役状态中最先进的战斗机,其整体设计迄今为止仍然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对于志向远大的中国来说,仅仅购买数量有限的成品战斗机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引进苏-27的技术和生产线自行生产和改进苏-27才是维持和发展战斗力的必然之路。MpN老兵苑

苏-27,老骥伏枥 侧卫中国20年,宝刀未老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