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
工资太低待价而沽
务工求职者都去哪儿了?2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宁人力资源市场一探究竟。
只见人才交流大厅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来自上林县的石高深坐在招聘信息大屏幕前,一筹莫展。今年45岁的他,创业失败后想找份工作,但大多用人单位开出的薪酬只在2000元左右,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来说,除去生活成本,所剩无几。“岗位是有,但待遇太低,所以犯难。”
小何去年在广东打工的收入是3000元。由于广东生活成本高使小何萌生回到家乡工作的念头。“在家乡打工一个月挣2500元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能包吃住2000元我也干。”小何说,“今天来人力资源市场算是热身,岗位那么多,当然要慢慢挑选,即使上班也要等到过完元宵节才去。”
记者了解到,保安、物业、服务员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少有人问津。拥有大专学历的求职者刘丰告诉记者,找工作当然要挑工作,就算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工作,也不想做“不体面”的活儿,怎么也要找个行政或文秘类的办公室工作。
一家影视传播公司负责人给记者看招聘登记表时说,节后几天遇到一些求职者,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准备。“一些人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类型的工作。他们似乎更多的是看工作能不能做,待遇符不符合期待。但他们的期待不合实际地偏高!”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人力专员伍先生说,他所在的公司常年缺普工,春节后尤为严重。“现在年轻人很挑。工作强度、薪资收入、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生活配套设置等都是他们比较的要素,稍不满意,就拂袖而去。”
专家点评:
企业应把员工发展纳入长期战略
广西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姚华认为,节后用工荒是这几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表现为一般性的用工短缺将成为常态化趋势。为此,需要政府、用人单位、求职者三方协同破解。
一是政府部门应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二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的招工思路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把员工发展纳入企业的长期战略,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员工的长期发展提供空间。同时,在薪金、待遇等方面向员工倾斜。三是求职者应该针对市场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掌握相应技能,在人才竞争中更容易占优。此外,建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不应一味地讲求体面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