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是否会再有一战始终是各界关注的话题
光阴须臾,甲午战争如今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弥漫在黄海上空的硝烟,似乎已经散去。但笼罩在中国军民心中的阴霾和屈辱,120年来却始终没有消失,特别是对中国军人而言,甲午永远是难以忘怀的一段伤痛。那么,面对二战结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中国是否做好了应对类似甲午之战的准备?
在笔者看来,在现代国际形势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对比、军事实力的碰撞、国内国际形势的制约。这三者不可偏废,共同作用于较量的结果。
首先,国家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对比。根据国内外政界、学界的研究,从综合国力上看,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GDP已连续四年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其中2013年中国的GDP更是达到了568845亿元(约合9.3万亿美元),约为日本的两倍;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这一势头从未中断,日中之间综合国力此消彼长的趋势在不断加剧。
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日本产生了类似于甲午战前的焦虑感与紧迫感,担心自身的地位受到西边邻国的强大挑战,因此频频在东海权属、海外派兵、武器出口等问题上或明或暗地向中国发难,希望藉此延缓中国的崛起,巩固自己在东亚乃至世界的地位,为自身谋得更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