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社区 > 军事影视 > 正文 >

《地雷战》:原是科普片 后成故事片

2014-06-09 09:04:2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地雷战》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军教片,于1963年被当作故事片在全国放映。讲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他们制造出了各种地雷:石雷、天雷、水雷、天女散花雷、头发丝累、连环雷、夹子雷等等。将鬼子砸得不敢前进。

由于这一事故(译者注:日军总是把遭到地雷的攻击称为“事故”,而不视为作战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两个小队返回之前,整个讨伐队只能留在原地休息。这样又足足等待了3个小时。仅仅两三名八路军,就把一个大队的讨伐队折腾得狼狈不堪,真是不知如何形容才好。

这次事故遇到的不是普通压发地雷,而是拉发地雷。使用拉发地雷,是八路军作战效率很高,而日军甚为恐惧的一种战术。这种战术主要是民兵使用,但华北的日本军队因为这种战术产生的死亡者比比皆是。

这一战术的作战模式大致是这样的。夜间,监视并发现日军讨伐队从宿营地出发,八路军会派出两三名奔跑迅速的民兵,预先赶到日军进发的前方线路上等待。他们在路上埋设地雷并盖上伪装网,布置拉火索。

为了达到“一击必杀”的目的,他们借助遮蔽物在不过10米远的地方隐蔽,其目标通常选择骑马的日军军官。他们会在目标踏上地雷的一瞬间,拉发地雷并伴随着爆炸一跃而起,如狡兔般脱离。由于他们熟悉地形,要想抓住他们并非易事。但是,这种任务,如果不是特别敏捷和矫健的人也无法完成。

顺便说一下,这次被炸的无线电通信班并非骑马的,而是步行的。当时的行军序列是这样的:尖兵,即第1中队(指挥班,一个机枪分队,两个小队),随后是本部,最后面是第3中队(指挥班,一个机枪分队,两个小队)和第4中队(指挥班,一个机枪分队,两个小队)。

八路军放过了作为尖兵的第1中队,目标直指本部的骑马军官们。但是,因为操作上可能有点迟延,地雷在紧随军官背后行军的无线电通信班脚下爆炸。我则正走在无线电通信班后面,要是走得快恐怕也难免受伤,却是幸运地躲过了一劫。爆炸现场在大辛店西南数公里处的山东省蓬莱县尚家庄。

这次事故之后,5月31日下午3点,在塞里进行了这次扫荡行动的结束仪式。在部队要解散时,近藤大尉发表了讲话,说:“长时间的作战,各位辛苦了。”但是话说得有气无力。如果能在讨伐中取得出色的战果,当然大家都会有精神,在最后一天却一下伤亡了9个人,没精神,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由此,也可以看到和八路军作战的困难了。坚壁清野加上八路军巧妙的闪避战法,让日军兵器和战术上的优势完全无法发挥出来。”桑岛总结道。

从敌人的眼中所见的地雷战,桑岛的经历,也许正是华北抗战的一个缩影吧。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