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货船被扣留事件以中国的胜利告一段落。”4月24日,有韩国媒体在报道日本商船三井株式会社根据中国地方法院判决支付约40亿日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赔偿金时这样叫好。
米尔网令日本一些舆论失望的是,商船三井货船事件没有成为日中关系恶化的“新导火索”,涉案企业也没有在法律判决面前和中方进行一场“持久战”。从商 船三井的“BAOSTEEL EMTION”货船4月19日被强制扣押到4月23日支付赔偿,再到4月24日被依法放行,事件不到一周就“圆满”解决。
总体来看,该事件没有引发大波澜,但那些与二战历史有瓜葛的日本企业仍会“心有余悸”。有中国学者告诉记者,该事件不应被政治化,日本企业也不会放弃中国的巨大市场。
商船三井表示,仍会苦心经营中国市场
据日本共同社4月24日报道,“因在一起与日中战争爆发前船舶租赁合同有关的索赔案中败诉、旗下货船被中国法院扣押的商船三井已根据法院判决向 中方支付了约40亿日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日本《东京新闻》称,上海海事法院4月24日审查认定商船三井已全面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遂下令解除 对其货船的扣押。
日本《每日新闻》称,上海海事法院扣押商船三井货船事件在涉及战争赔偿诉讼问题的日本企业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日本各大公司目前都紧密关注着中国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