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强化群众工作意识,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把群众放在心上。习主席指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是人心。在新疆,无论是发展,还是民生,还是稳定,都要紧紧围绕争取人心谋划部署。争取人心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还是要靠群众工作去实现。从新疆的现实情况看,新疆社会发育程度低,基层基础比较薄弱,围绕争取人心做群众工作遇到诸多难题。比如,农村宗教狂热和宗教极端思想不断升温,非法宗教活动打而不绝,一些社会治安防控薄弱地区,日益成为暴恐分子的滋生地,去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主要集中在县及县以下。比如,一些地方农村年轻人早早辍学,又不务正业,不愿意到工厂上班,到处闲逛,教育管理问题突出。近几年打掉的危安暴恐团伙,其成员大多是18岁至25岁的无业青年。又比如,社会矛盾复杂化引发社会矛盾和对抗的触点增多、燃点降低,一些群众内部的民事纠纷容易被敌对势力炒作利用,引发大的问题。特别是“7·5”事件给民族关系造成的伤痕,需要长期努力做工作。近年来,通过持续抓好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大抓“双语”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村创建活动,开展“三学一交”活动(学说民族语言、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与民族群众和宗教人士交朋友)等,教育引导各级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新疆发展稳定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新疆,最难、最长远的问题是民族团结问题,最大的群众工作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在根本上要靠真情真心。广大官兵做好群众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不断增强,大家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和呵护民族团结,无论是维稳执勤、野外驻训,还是抢险救灾、军民共建,都能自觉遵守群众纪律,尊重民风民俗,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争取群众,与各族群众紧紧地站在一起,齐心协力、并肩奋斗。
其次,要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善于接近群众,熟悉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在此基础上学会做宣传工作,积极教育群众。在宣传方面,一要坚持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要想赢得斗争的胜利,不仅要迅速控制案发现场,制服暴恐嫌犯,还要尽快公布真相,公布得越快、越详细,杂音就会越小。我们公开真实情况的速度,要跟互联网上不负责或者别有用心的杂音赛跑,抢占话语权。去年以来,自治区在第一时间公布了10多起暴恐案件有关情况,及时掌握了舆论主导权。二要学会讲中国故事,用西方式的叙说,用受众能接受的方式来介绍。宣传报道中,应遵循国家传播的规则,对问题的揭示与分析、全面而又平衡的报道比平庸刻板的报道更能塑造国家的真实形象,没有人能相信一切都是完美的,承认自己确存麻烦但我们能好好处理,对受众来说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在群众教育方面,要突出强化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这是增强国家意识、统一意识、公民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的基础。没有牢固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就是脆弱的。只有文化认同的基础打扎实了,国家认同才能经得起风浪的考验。这些年来,驻疆部队广大官兵争当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文明新风的传播员、社会舆情的引导员,坚持进街入巷、进村入户,深入开展“三观”“四认同”(即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宣传教育,打造立体式、全覆盖、持久性的宣传网络,使“三维护、两反对”(即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非法宗教)“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这个工作特别值得认真总结,并且要不断创新。今年,自治区还有一个重大战略举措,用3年时间组织20万各级机关干部,进驻乡村(社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自治区6名领导带头进驻南疆重点地区,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力度之大在新疆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切实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再次,要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学会组织群众,以此增强民族凝聚力。在这方面,毛泽东、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创新了两套机制。一是通过屯军戍边建立了“兵团体制”,有效地把具备一定素质的几百万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诚如习主席指出的,在新疆组建担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要发挥好兵团调解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等特殊作用,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二是通过民兵组织建立了“人民武装体制”,通过以退伍军人为骨干的组织体系,把大量有觉悟的高素质群众团结在党的旗帜下,通过骨干带群众,从根本上筑起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的、有纪律的“铜墙铁壁”,这是我党我军独有的政治优势。这些年来,我们在强化民兵的“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方面又有了许多创造和进展。例如,建立了民兵应急维稳力量体系,地州建营、县市建连、乡镇建排、村成立1警3协警6民兵的治安分队;依托边防民兵成立了应急支边分队和民兵哨所,担负管边控边任务。又如,抓了重点镇武装部达标建设,广泛开展一个县市武装部联建一所学校、一个乡镇武装部帮建一个村、一个专武干部帮扶一户人活动,打牢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此外,按照乡镇民兵参加“网格化”执勤、警务室建设和铁路公路护路等方式,每天组织近5万人次进行巡逻执勤和重点目标防控,形成到底到边的反恐维稳体系。在用好这两套“群众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我们还有一套体制,就是积极参与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方面,我区部队近年来也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投入1600多万元参与乌鲁木齐市重点社区整治,组织部队党委(支部)与当地363个基层党组织开展军民共建和双拥活动,输送7900多名优秀复转军人到民族地区乡镇任职,为地方留下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组”。驻疆部队还积极帮助基层社区和农村建立专职治安联防队,村和社区建立治安联防队及“十户联防”组织;社区每100户配备1名社区工作人员,村委会配备专职治保主任,提高“十户长”待遇,像在哈密市设置“居民说事点”,克拉玛依市试行“一网多责、一格多员”网格化精细管理模式,泽普县对流动人口管理试行“日清周结”制度等,都是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