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的前提总是有着乱的温床和土壤的,乌克兰的经济状况是失败的乌克兰政客造成的,也因此给了反对派发动政变的最大借口。台湾的反服贸学生运动所针对的缝隙也正是台湾目前的经济缺陷所在。
因此,有这两场危机为鉴,提醒着我们在当今世界上,不安定的因素首先滋生于经济问题,又必将以经济问题为导火索,最终落实到究竟是哪些人获得实质的利益上。云南3·01恐怖暴力事件中罹难的人们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不把少数人的一己私利打压下去,多数人的利益仍然会为此付出相应的高昂代价。
两个地区的危机和教训无一不是深刻的,既有着历史作为参考,又有着现实作为借鉴。它们之所以能够让外部势力得以趁虚而入,除了内部有着相应的缝隙之外,还在于舆论导向方面,均没有一种防范的意识所致。
有关的报道已经告诉了我们,乌克兰在危机爆发之前是一个根本不注重舆论导向的国家。各种各样的西方舆论在乌克兰往届政府急于加入欧盟的政治意愿下,均不设防线。普通的乌克兰人在一种西方别有用心的舆论导向下,无比天真地认为加入欧盟就是自己将来过上幸福生活的最好选择。
可是事实却是无比残酷的,今天的乌克兰人民终于醒悟过来时已经有些晚了。乌克兰的混乱局面之下,加入欧盟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外部势力终于暴露出了真实的意图,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解决乌克兰几千万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意愿,他们所在意的,不过是他们从乌克兰的混乱局面之下,能够捞取到多少好处而已。这种赤裸裸的残酷现实背后,即是少数人利益为核心的贪婪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