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打一开始乌克兰危机的目的并非为了要乌克兰人民过上什么幸福的生活。加入欧盟这样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过程中,集中体现的是乌克兰政权倾向性的问题。一旦亚努科维奇政府表现出他的倾向性不对头,则必然被欧美视为必须“做掉”的一届政府,这也就是乌克兰危机发起的实质。
针对乌克兰政权的争夺战,从此开始。
反观台湾反服贸学生运动,起初看似是对“服贸协定”发起攻击,以煽动性极强的宣传来带动不明真相的台湾民众盲从,以保护他们的利益为借口,最终所落实的目的则是“两国论”为基础的大陆和台湾贸易协定监督条例,“台毒”的真面目就此展现无遗!
所谓的“学生”最终在审视面前确定为民进党外围学生组织的骨干分子,他们冲击立法院,冲击政府,甚至扬言还要冲击马英九办公室。他们的诉求如果正当,街头示威游行足矣,而他们却选择了那些冲击,选择了蕴含暴力性质的激烈方式,这又是所为何来?
如果有更多的盲从者参与闹事,就向乌克兰的街头暴力份子那样,这一切就很有可能酿成又一个酷似的结果。因此我们结合两个危机事件可以下一个结论,所谓的反服贸学生运动,不过是冲着台湾的现政权去的!
在此,不能不说那些“弹压学生的举动是否民主”的争论并无新意,而且没有认清反服贸学生运动的本质。有乌克兰街头暴力运动为鉴,这些冒着“学生”名头进攻者的不择手段,是台湾政府防守者的“君子风范”所防不胜防的。何况还有人在其中“有意放水”!
因此,不能说亚努科维奇政府的软弱成就了乌克兰反对派,也不能说台湾国民党内部的不和谐成就了学生顺利地占领了立法院。
综合来看,谁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推翻一个政府呢?谁在为乌克兰和台湾参与运动的所有参与者提供每一天的“工资”呢?没有家贼,就引不来外鬼!内外勾结,联合发动,这是两场危机中我们必须要认清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