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特种兵。
台湾在武器、飞机、舰船、医疗等方面对南越提供了大量援助
台湾对南越援助内容广泛,几乎包括了作战所需的方方面面,但是直接的武器援助则微乎其微,只有2万枚手榴弹。
台湾选派飞行员与运输机,在南越执行空投间谍任务
1963年,美国中情局在台北的代表纳尔逊向蒋经国表示,肯尼迪总统希望将援助台湾的3架C—123运输机,“于必要时能将该项飞机用于越南方面执行特种任务”。在此期间,“该项飞机仍由贵方机员驾驶,并在台维护。”台湾派出的援越空运分队,由空军34中队(即“黑蝙蝠中队”)成员组成,初期共有飞行军官7人、机械师3人,名义上属于“中华航空”,实际上归台湾驻南越军事顾问团直接领导。
在协助南越空运物资的同时,援越飞行队还要配合美军向北越后方空投人员、物资进行渗透,执行电子侦测等特种任务,每3-6个月由台湾当局的空军总部派一架飞机到南越换防,使援越人员能轮替返台,飞机也能进厂维修。台湾“国防部”统计,在“北越炮火的拦击下,协助美国完成当时所需任务,共牺牲40位空军精英的宝贵生命和近十架的飞机”。
台湾还与南越签署“空运协议”,双方飞机往返台北和西贡之间。由于经贸、货物和人员的来往频繁,当越共发动新春攻势时,台湾方面极为关注,台北驻越“大使”胡琏亲自前往西贡的华埠堤岸市了解战况。宋美龄发起援助南越难民活动,募集白米、衣物、肥皂、毛巾和罐头食品等上万吨运往西贡。…[详细]
1964年,蒋介石接见台湾驻越军事顾问团。
台湾对南越的援助内容很广泛,但直接的武器援助很少
台湾给予南越舰船支援,帮助疏散难民。1965年,南越“鉴于越共加紧破坏交通,沿海难民供应及救济工作极感困难”,向台湾请求舰艇援助。美国驻台“大使”得知后,通报台湾当局,让他们不要援助“海军登陆艇”,而改以商船。台湾没有听从美国意见,向南越派出4艘无武装的机械登陆小艇(LCM)。
为缓解南越港口的拥挤状况,1966年美国主动要求台湾派出战车登陆舰(LSL)两艘支援南越。登陆舰以借贷方式租给美军使用,船上悬挂美国国旗,台湾船员着便装,归美国海军统一指挥。一年后,美国按约将两艘登陆舰归还台湾。
武器方面,台湾曾援助给一批手榴弹。台湾给予南越的直接武器援助很少,有资料可循的只有40式手榴弹2万枚。为防止被美国指责参与越战,台湾在将这批手榴弹转交南越军方前,把印有装备参数的“诸元卡”抽出,换上越文版。
台湾对南越农业、医疗也有援助。在南越政府的邀请下,台湾当局还派遣过一支由10名医生护士组建的医疗队,工作范围主要在南越中部的平顺、平绥和宁顺等省份。该医疗队同样归由军事顾问团领导。截止至1965 年5月,台湾总共向南越派出的还有86人组成的农业援助小组、9人的电站维修队。
台湾是越战美军的主要休假地,同时提供武器维修服务。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当局接纳了大量从西贡撤离的美国军事人员及外交官的家属,让其在台享受各种优遇。同时因为台湾具有相当高的科技水平,开展了“协修运动”,帮助美军维修了大量在越南受创的武器装备。至越南战争结束为止,台湾总计为美军维修了各种轮型车辆14654辆、M113装甲车910辆、叉动车1194辆,以及其他各种装备187892件。
台湾派出参与越战的C-130型运输机。
参考资料:《越战忆往》、黄宗鼎《越战期间中华民国对越之军援关系》、宫常《台湾驻越“建设顾问团”》、高智阳《寂静的雨林:国民党特种部队在越战战争中的秘密行动》、高智阳《台湾介入越战秘辛》、陈长伟《台湾与越战》、秦风《岁月台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