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深海潜龙:中国常规潜艇从转让制造到自研的回顾

2014-06-07 16:23:43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我国潜艇的发展道路根据我国国情,经历了转让制造--仿制改进--自行研制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我国的潜艇事业也是“一穷二白”,通过仿制走向自行研制是一条可行的捷径。

  12室倾向于第3方案。在七院同意下开展了方案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其深度相当于技术设计),定名为“大型鱼雷攻击潜艇”,主任设计师为尤子平。

  该艇的设计排水量为2480吨,全艇有10具鱼雷发射管,22枚鱼雷。

  我承担潜艇的战役论证(探讨其作战价值),参加战术技术论证,由于论证中运用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受到七院的表扬,要我们写心得体会并派人为我们论证组拍照,在院里展出了论证报告。

  尤子平总工程师对该型艇的论证、设计抓得很紧,高标准,严要求。对设计质量要求很高,每个设计项目要求同时要编写一份详细的“设计说明书”,要求大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说清数据来源,为什么这样设计。当时大家都知道不经过几次答辩、反复修改是很难通过尤总严格审定这一关的。当时个别同志对审定如此苛刻有些意见,但事后一想“严师出高徒”,只有严格要求才能提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经过该艇自行设计的磨练,为这些同志日后参加核潜艇的论证、设计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培养了好作风。后来上级决定该艇停建,转而提出研制小型潜艇的设想。

  小型鱼雷潜艇论证、设计

  1964年,海军认为暂时不宜建造大型常规动力鱼雷潜艇,而提出研制小型鱼雷潜艇的设想。1964年9月20日,31艇在大连造船厂下水时,海军赵启民副司令员正式提出小型潜艇的研制任务。

  701所按海军意见开展了小型潜艇的方案论证。当时组织了3?4个方案小组,各自提出方案,其中有常规线型的也有水滴线型的。经多次研讨后最后确定了几个方案,由各方案组完成方案设计,经汇总后上报领导机关。

  这阶段,我和李思祥完成了“小型潜艇战术-技术论证”,对小型潜艇的任务,应具备什么样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提出了论证意见。

  701所14室也开展了小型潜艇的方案论证。1965年,七院正式明确由14室负责设计,并定型号为030。其方案设计于1966年8月批准。小型潜艇设计排水量约350吨,水下航速约11节,有4具鱼雷发射管,8枚鱼雷。中央军委同意建造该型潜艇。

  该型艇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由李建球主持,1967年4月,14室有100多人到上海进行施工设计及协助江南厂制作主要舱室的1:1模型。我在江南厂时看到这个舱室模型,舱室布置相当拥挤。

  江南厂于1968年6月开工建造,1973年,海军正式下文通知取消该型艇的研制任务。

  该型潜艇和之前的小型潜艇一样,未能成功建造。实践表明,在当时科研水平下,要研制性能先进的小型潜艇困难很大。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