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国民党坚决灭红军对红军的碉堡“围剿”战略

2014-06-07 16:23:1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碉堡战术,古今中外,皆而有之。原始社会的人类就会使用碉堡,城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碉堡的扩大化。碉堡在军事上属防御性设施,一般是在己方作战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才使用,但特定条件下在进攻时也能够使用...

  资溪桥位于硝石东南、黎川之北,处黎硝公路中段,红军意图攻占资溪桥,隔断黎川城和硝石之联系。10月18日,黎川城的周浑元第八纵队除以1个旅守城外,已到资溪桥,并迅速修建了坚固的堡垒。而从南城出发支援硝石的国民党第三路军第五纵队4个师,在薛岳的指挥下,越过硝石,也已赶至资溪桥西北面的谭头。于是,在资溪桥-谭头方圆20公里的地域内,国民党军集中了2个纵队、7个师、26个团的强大兵力。

  此时,红军“左”倾错误领导人无视自己力量的劣势,命令红一军团向黎川东南的湖坊移动,作为东方军的预备队,协同东方军在资溪桥地区同国民党军队决战。10月22日,东方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向资溪桥发起进攻。至10月26日,红军主力接连数天摆在敌人堡垒据点之间,白天遭受飞机轰炸,夜晚则露宿战场,疲惫不堪,中革军委遂于26日放弃在资溪桥地区与敌决战的意图。薛岳率国民党军第九、第七十九师,于南城硝石-黎川一线筑碉。

  鉴于黎川、南城间堡垒重重,新到中央苏区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命令萧劲光、粟裕率领刚组建的红七军团,越过黎川和南城,借助山间小道,隐蔽地接近金溪县的浒湾镇,以便出其不意地攻击浒湾守军,吸引抚河以东的国民党军救援,然后由红三军团跟在红七军团后面,打击国民党军援敌,以求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同时命令红一军团北出国民党军尚未完全封锁的宜黄棠阴碉堡群,向红三、红七军团靠近,随时打击增援的国民党军。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