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1946“四八空难”:军统特务成功谋害中共多名高层

2014-06-07 16:23:03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等中国共产党代表,在参加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后,与叶挺、邓发等一起乘坐美式运输飞机返回延安。因气候恶劣,飞机迷失方向,于下午2时左右在晋西北兴县东南80里的黑茶山遇雾撞山...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等中国共产党代表,参加在重庆举行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与国民党进行的和平谈判后,与叶挺、邓发一起乘飞机返回延安准备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途中,因气候恶劣,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失事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4月19日延安3万多群众在延安机场举行隆重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写下“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和《向“四八”烈士致哀》的悼词。这是为“四八”烈士送葬行列。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等中国共产党代表,在参加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后,与叶挺、邓发等一起乘坐美式运输飞机返回延安。因气候恶劣,飞机迷失方向,于下午2时左右在晋西北兴县东南80里的黑茶山遇雾撞山,机上17人全部遇难。本文披露这起空难鲜为人知的几则内幕。

  运灵过程中沿途干部群众纷纷祭奠并争相抬运烈士灵柩

  空难发生后,中央决定将烈士遗体从黑茶山运往岚县机场,再转运延安。

  遵照中央这一指示,根据晋绥分局的安排,兴县行署立即派人运送遇难者遗体。

  抬运烈士灵柩的场面十分隆重,十分感人。在黑茶山到岚县机场的运灵过程中,沿途的群众纷纷祭奠并争相抬运烈士灵柩,以报答这些帮助穷人翻身的救命恩人。他们感慨地说:“和平停战,就是这些恩人给老百姓办的好事。”抬灵柩的队伍一程换一批人,许多群众都不愿让别人接换,队伍有时集结到500余人。沿途群众彻夜不眠,灵柩过处,成千上万的群众跪伏道上,拦路吊祭,扶棺痛哭,深致哀悼。

  灵柩经过贺家湾时,已是深夜11点多了,运灵的人们遇到一位老婆婆,只见她偕同两个小女孩提着酒捧着供品,在寒风中伫立街头等待祭奠,为了等待烈士亡灵,她们一家已经在此等候一个时辰。

  从黑茶山下的庄上村到岚县机场,在长达150多里且崎岖难走的山路上,沿途各村口都搭起了祭奠烈士的牌楼;运送17位殉难者的灵柩仅用了20个小时;沿村参加抬棺的群众多达6000余人。

  4月17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在岚县机场举行了隆重的公祭。

  4月18日下午1点钟,由晋绥边区公安总局局长谭政文等人护送,飞机载着王若飞等烈士及美籍机组人员的遗体抵达延安。

  中共中央领导人及各界代表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徐特立、朱宝诞、蔡畅、杨尚昆等率万余人肃立机场接灵。当飞机缓缓着陆、烈士的遗体从飞机上抬下来时,哭声、哀乐声汇成一片。刘少奇等围着遗体边走边抽泣,一直跟到灵堂,看着遗体分别入殓。朱德看到烈士遗体粉碎的惨状,放声痛哭,在警卫人员的搀扶下缓缓走出灵堂。当朱德知道叶挺没有将军服时,马上取出国民党发给他的一套将军服给叶挺穿上。这天一整夜,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委员及各单位党的负责人轮流坚持守灵。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