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李赤然:突破日军13道封锁线 送巨款到延安

2014-06-07 16:21:2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14年3月4日,李赤然将军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的瓦窑堡,父母给他取名李宗贵。这个名字在后来的战争岁月里,在军内尤其陕北民众中广为知晓,它如同一个骁勇和传奇的符号。

  抗日战争中,李赤然将军完成了一项特殊使命,过程曲折艰险,意义重大深远。1941年3月,为加强保卫党中央的战斗力量,扩充八路军留守兵团的兵源,按上级决定,李赤然将军率留守兵团临时训练团开始了赴晋察冀边区征兵的艰险路程。这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部队一路上亲历了敌占区日寇疯狂推行“杀光、抢光、烧光”的残酷暴行和严峻现实,与敌进行了顽强机智的战斗。在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后,于1942年初顺利完成了征兵任务。当部队即将返回延安时,上级首长又将一项绝密的使命交付给了将军:携三百万法币回延安。这三百万法币是晋察冀边区军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集攒出来的,其票面有整有零,可见来之不易。日伪军也得知了这笔巨款的一些情报,派出大量特务搜寻跟踪以图截获。此前两次运送都未成功,华北地下党的一位负责人和妇救会主任为此还献出了生命。对于延安来说,这笔钱更有着解燃眉之急的重大意义。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既要抗击日军的进犯,还要面对胡宗南国民党军队的严密封锁,这就造成了财政紧张、物质匮乏的十分困难的局面。尤其是党的“七大”已在筹备之中,而所需的许多物品,如发电设备、照明灯具、电线以及医疗器械、药品等,却只能用法币在国统区购买。如将这三百万法币顺利带回延安,无疑将会有力地缓解党中央的财政困难,并为“七大”的顺利召开创造积极的条件。

  对这项非同寻常的任务,将军坚决领受后很快制定出详尽周密的行军方案,并对所征新兵进行了4个月的训练。为迷惑敌人,将部队番号取消,行军路线选择了杳无人迹的五台山北侧。五台山素称“华北屋脊”,海拔在三千米以上。时值盛夏六月,山顶上则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尽管冰封的山路步履艰难,所有战士的衣服都成了硬壳,但部队还是顽强地越过了这道天险。一路上他们又先后渡过沙河、滹沱河、清水河、汾河等急流险滩,巧过平汉、同蒲铁路,突破日寇十三道封锁线,以超负荷长距离的行军,无伤亡无减员,最终胜利回到延安,将三百万法币完整地呈交给了党中央。此次壮举受到中央高度评价并予以嘉奖。留守兵团肖劲光司令员还特意将蒙古旗王赠他的“千里藏针”骏马奖励给了将军。

  解放战争期间,作为第一野战军的高级将领,将军在彭老总指挥下,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宜川瓦子街战役、西府战役,取宝鸡,克兰州,纵横驰骋于广阔的西北战场并屡立战功,为大西北的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此期间,他先后乘骑过三匹骏马,其中两匹都是累死在战场上,由此可见当时战况之激烈。将军晚年所著回忆录中,除了对牺牲战友的追思和缅怀外,还辟以专门的章节对他的马夫和心爱的战马进行了记述和怀念,描写真切生动,涓涓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读来感人至深。

  建国后虽已进入和平年代,但对将军以及许多和他一样从戎马倥偬中过来的人而言,前方的路并非一马平川,顺风顺水。在他担任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期间,“文化大革命”爆发。将军不畏权势,坚持原则,开罪于林彪集团,受到无情打击和迫害,陷入人生低谷。而就是这个低谷,则又再次展现出他的可贵品质和人格魅力。落难西安后,他不顾不能自保的逆境,开始为陕北老区的老红军写证明材料,促使恢复他们的名誉,使之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妥善安置。消息传开,求助者纷纷登门,一时间家中如同“接待站”一般。除了出具证明材料外,在当时靠定量供应粮食的条件下,他还想方设法让每位到家中的来访者都能吃上顿饱饭。今天,事情已经过去数十年了,许多当年接受过帮助的当事者大都已经辞世,但他们的后人却依然铭记着这些往事。

  舒同是位家喻户晓的红军书法家。将军和他在1935年直罗镇战役中曾并肩战斗,建立了真挚友谊;1941年率部赴晋察冀征兵时,与他又在极其艰苦的抗日前线再次重逢。“文革”中将军落难西安,恰逢舒同也正在这座城市中经受着冲击。为战友之情患难之交,将军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舒同所受的不公待遇鸣不平。舒同为这位刚直不阿的老战友写下了“疾风知劲草,严霜识磐松”的条幅。在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我觉得用条幅中的这两句诗来概括评价他的一生,是很中肯的。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