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李赤然:突破日军13道封锁线 送巨款到延安

2014-06-07 16:21:2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14年3月4日,李赤然将军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的瓦窑堡,父母给他取名李宗贵。这个名字在后来的战争岁月里,在军内尤其陕北民众中广为知晓,它如同一个骁勇和传奇的符号。

  在我书房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张黑白照片,它记录的是1955年9月毛泽东主席为开国将帅颁授一级八一勋章的历史时刻。照片中三位受勋的开国将军中,左侧第一位便是李赤然将军。2006年李老以92岁高龄辞世,而照片中的他,其时正值英年,身着戎装,英姿勃发。作为开国将军,李老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建立的功勋已被历史所铭记,在现代中国反抗阶级压迫、抗击外敌,建立新政权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中,他以对理想忠贞不屈的追求,九死一生的戎马生涯,刚直不阿的人格品质,将自己的一生汇聚成了一道明亮的光谱,这光谱既融于光辉的历史之中,同时又具有着属于他个人的鲜明特色。

  这道光谱的起点在陕北。1914年3月4日,李赤然将军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的瓦窑堡,父母给他取名李宗贵。这个名字在后来的战争岁月里,在军内尤其陕北民众中广为知晓,它如同一个骁勇和传奇的符号。将军接受革命启蒙和建立革命信仰较早。1927年春,13岁的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共党员。这是革命的低潮时期,全国一片白色恐怖,血腥的屠刀随时会降临在每个革命者的头上。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加入党的组织,他的坚定信念和过人勇气显然已超越了他的年龄。直到晚年,谈起这段往事时,他的话语中仍流露着自豪。

  信仰可以给人带来勇气和力量,在革命年代,这勇气和力量注定是用来接受生与死的考验的。将军迎接的一个重大考验很快到来了。1933年6月,时任中共安定县北二区区委书记的他按照上级指示张贴欢迎红军的标语时,被敌人发现,虽机智逃脱,但仍作为重大疑犯遭到逮捕,继而受尽酷刑。在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折磨后,他没有屈服,依然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气节,顽强地和敌人斗智斗勇。后虽被地下党营救出狱,但此次劫难在他的腿上留下了终生残疾。人生中的一些经历往往会为以后的经历留下伏笔,数十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将军受到冲击迫害时,权势者欲以早年的这段经历将他树为全军的李玉和(即样板戏《红灯记》中牺牲的共产党员)并委以重任。将军看穿了其中的拉拢之意,断然拒绝:“‘英雄’或是‘典型’,历史自有公断,不需人为地花心思去塑造!”其时是1970年初,将军不趋炎附势的可贵品格由此可见一斑。

  1934年9月,在谢子长亲自安排下,李赤然将军结束了地下工作进入陕北红军,开始了延续一生的军事生涯。当时他20岁,担任连指导员。至1936年5月,他已担任师政委,不足两年时间任职的大幅提升,即意味着战功卓著,而战功则又意味着无数次残酷战斗和杰出的指挥才能。一次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右腿胫骨被子弹贯穿,流血不止。因缺医少药,为防伤处感染,他咬紧牙关,任由军医用土布条蘸上盐水在贯穿的洞孔中来回拉扯清洗消毒,疼得他眼冒金星、汗如雨下,但他挺了过来。在另一次战斗中,他头部负伤,当即昏厥。至深夜,警卫员来到战场上,从死尸堆中将他找到,以为他已阵亡,看到鲜血夹带着泥土糊满了他的头颅和面部,便背到河边用水清洗,他却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至晚年,将军白发稀疏,头顶那道伤疤便格外醒目了。关于战争的残酷,将军的一段话令我震撼并留下深刻记忆:“那时打仗,常常是部队早上出发前,用几口大锅做饭,而战斗结束后用一口小锅就够了,因为大部分战士都牺牲在了战场上。”2012年春我到南昌,参观“八一”起义旧址。院内后面的楼内,是军史陈列馆。在一个展台前,陈列着一张《1936年红军三个方面军会师时序列表》,表中师一级的首长中将星云集,其中便有将军的名字。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