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恰好3兵团司令许世友率众将入朝观战,于是就和杜义德、李天佑、李成芳等名将一起跑到20兵团来看郑维山究竟怎么砍掉这三条“牛腿”。
在兵团举行的作战会议上,郑维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要在敌人手榴弹能砸到的地方潜伏3,000人!郑维山环视会场自信地说:“怎么打,敌我主阵地相距最多3公里,中间深谷相隔。步兵怎么集结?我看可以把部队提前隐蔽到敌前沿,第二天天黑后发起冲击,当晚完成攻击战斗,争取四五个小时抢修工事,补充弹药,天亮后就可有效反击敌人反扑。至于我们潜伏多少人,我测算了一下,至少要3,000人。”
会场一片沉默,潜伏作战不是新战术,但是一下子在敌前潜伏3,500人,而且要一昼夜,能隐蔽好吗?如果被敌发现,遭到密集火力的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郑维山早已成竹在胸,半年前他巡视阵地时就命令60军军长张祖谅保护好潜伏地带的植被,坚决不允许敌人下山,敢下山者就让狙击手杀无赦,其兵家眼光委实令人叹服。郑维山的方案之大胆还在于,他要一气全歼敌军2个团,并夺下敌军2个团的阵地。
阵地战打了一年多,按照毛泽东“零敲牛皮糖”的攻击目标,“最好每个军一次攻歼一至两个排到一至两个连”的战术,志愿军打的都是小攻坚战。现在志愿军条件虽然大大改善,但制空权仍在美军手里,技术装备仍然较差,打这种大攻坚仗能赢吗?
60军军长张祖谅首先打破了会场的沉默:“支持兵团的作战方案,坚决执行命令,完成兵团交给的攻占883.7和949.2高地、歼敌1个团的任务。”
主攻军的军长首先赞成潜伏,沉寂的会场气氛为之一振,其他将领也纷纷赞同潜伏,并提出本部队的配合打算,郑维山越听越有信心,他一拍桌子,下了决心:“就这么打,错了我负责!”
60军在五次战役后期吃了大亏,其180师几近全军覆没,作为60军的新任军长,张祖谅决心用胜仗重新打出60军的威名。不但如此,他还就要重新组建的180师去打个翻身仗。
6月10日晨,郑维山、许世友、张南生、杜义德和前来观战的大批南京军事学院的将军和教学员们一起进抵龙门山,此地离883.7高地不足3公里。
日上三竿,许世友和上百名高级将校拿着望远镜在我军潜伏区瞄来瞄去,除了随风摇动的树枝、草丛外什么也没有。
“老郑,是不是改变计划了?”这些迷惑的将领们纷纷询问。
郑维山大喜过望,那里埋伏着昨夜潜进去的15个半步兵连、4个机炮连的3,500多人,可是这么多久经战阵的老将都找不到他们,敌人就更甭想了……
当夜20时20分,259门火炮将上万发炮弹突然倾泻向敌军阵地,几分钟后,炮火转入纵深,南朝鲜军纷纷爬出掩蔽部进入野战工事,不想数分钟后炮火又掉头打回来……
随即,“喀秋莎”火箭炮21师也加入第三次火力急袭。此时南朝鲜军阵地已燃烧成一片火海。地上腾起的烟尘,天上翻滚的云彩都是红的。
接着,180师3,000将士怒吼冲锋,仅仅50分钟,南朝鲜军27团就被全歼在自己挖了2年的坚固坟墓里了,3个高地全部拿下来了。180师打了个彻底的翻身仗!
在志愿军战史中,这一仗被称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天亮后,南朝鲜军大举反扑,60军借着连夜抢修的野战工事,击退其十多次冲锋。中午时,弹药告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