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我国古代的间谍工具:听瓮、矢服是最原始的

2014-06-07 16:19:3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说到间谍工具,就不能不提一下间谍。间谍,就是所谓的“情报人员”,也叫特务、特工。西方学者认为,人类间谍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时名叫娣莱拉的菲利斯女人。

  说到间谍工具,就不能不提一下间谍。间谍,就是所谓的“情报人员”,也叫特务、特工。西方学者认为,人类间谍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时名叫娣莱拉的菲利斯女人。

  实际上中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的夏代前期就出现了间谍,而且也是一位女人,名叫女艾。

  间谍出现都这么早,搜集情报的手段和间谍工具自然也不会落后。其中有四种为国际情报界人士瞩目,可谓间谍工具上的中国“四大发明”。

  最原始的“窃听器”—听瓮、矢服

  听瓮,其实就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使用时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有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

  需要的情况下,则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瞎子来执行“听”任务。

  瞎子眼睛不行,但听力往往超强,据说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如在唐代,出现了葫芦状枕头形窃听器,休息时将窃听器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到宋代时窃听器已相当实用

  多功能窃听器—“矢服”,成为首选。矢服,就是盛装箭(矢)的器具,用牛皮来制作。当时侦察兵都会配备这种工具,需要当窃听时,拿出箭矢,吹足气,

  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人马声都能窃听到。矢服利用的是空腔接纳声音的原理而发明的。另外,民间常用的窃听器还有“听管”,“隔墙有耳”就这么来的。

  更高级的窃听器:矢服。

  被广泛使用的“密写术”—明矾水

  密写术是借用于一种特殊墨水,达到写字看不出的目的。这种特殊墨水并非什么高科技,虽然一般人都不知道,但来源却非常方便,

  其实就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明矾水。明矾水写出的字,干后在纸上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浸入水中,字迹顿现。

  中国史书上有不少秘写案例的记载。据《金史·宣宗本纪》记载,金宣宗贞佑四年(公元1216年),

  乌古礼派间谍带着用明矾水写的密信,到京师告急,请求援兵。

  康熙年间的“矾书案”,则是废太子胤礽利用密写术这种间谍手段引出的。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春,

  康熙亲征准噶尔,得到消息的胤礽决定利用这次机会解禁。

  他用重金买通了常为老婆(福晋)看病的医生贺孟頫,请贺带一份用明矾水书写的密信,潜到宫外。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