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慈禧西逃山西:曾因为吃得不爽而逼死县太爷

2014-06-07 16:16:1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没想到的是慈禧在宣化呆了三天,额腾准备的食品都腐臭了,临时又赶办不及,受到了岑春煊的责备,惊惧之下,这位县令一扬脖,喝毒药自尽了。

  没想到的是慈禧在宣化呆了三天,额腾准备的食品都腐臭了,临时又赶办不及,受到了岑春煊的责备,惊惧之下,这位县令一扬脖,喝毒药自尽了。

  伴随着慈禧一路由简到繁,由果腹到铺排的吃喝之旅,各地负责接待这位太后的各色人等的命运也在发生着上上下下的变动。从做饭的厨师,到一方执政要员,从地方乡绅,到商贾巨富,在这53天中,有人得以封官进爵,有人却被革职查办。

  中国人善于把人生的喜怒哀乐、婚丧嫁娶、应酬交际,关系往来等活动导向于饮食活动中,用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饮食伦理化的文化历经千年不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仅是吃饱这种满足生存需求的地位,还承载着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即礼的本源。这事在古代甚至上升到了分辨地位尊卑,关系远近,是非对错的高度。吃喝这件事,其意义远在吃喝之外。从慈禧一场山西之旅,可窥一斑。

  1一碗粥换来六品顶戴

  当慈禧刚刚逃出北京城,两日里滴水未进,粒米未沾时,途中一县更是不相信太后会出宫,直接开枪把这西逃的“假太后”当做流民赶走了。直到两日后到河北怀来,县令吴永冒雨奔波几十里在榆林堡接驾。进献了一碗小米绿豆粥,五颗熟鸡蛋让慈禧涕泪交加,那时吃饭连双筷子都没有。

  吴永三天磨穿一双靴子,为其忙前忙后张罗。慈禧终于从生存线上挣扎出来。有言曰:“榆林豆粥胜佳品,肚饥不择粗茶饭,身冷哪嫌旧布衿……”

  虽然此地的接待条件十分简陋,接驾时也显得有些仓促,却让一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慈禧倍感温暖。虽然没有珍贵味美的“满汉全席”和“一品锅”,但凭一碗绿豆粥、五颗鸡蛋和几件旧衣服,吴永博得了慈禧的感激之情和嘉奖之令。先是任命吴永为前路粮台会办,随后再次晋级升官:“直隶怀来县知县吴永,着以知府留于本省候补,先换顶戴。”吴永在慈禧西行中一路相伴,颇受慈禧器重。就连曾经给吴永做饭的厨子周福,因为一碗扯面,一盘炒肉丝做得颇对慈禧胃口,也被慈禧挖去做了御厨。午饭时,周还是县衙一名厨子,傍晚已赏六品顶戴,供职御膳房。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