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他们一起去看彻里当年驾驶的战机。阮鸿楣坐在这架战机的驾驶舱里。他的照片被印在了美国的邮票上。
几天后,在华盛顿,阮鸿楣见到了斯泰尔斯。斯泰尔斯一直以为,自己是被地面火力击落的,见到阮鸿楣之后才恍然大悟。
在翻译的帮助下,他们聊得很开心。
“在我看来,除非亲身体验,否则你无法完全理解战争。”67岁的斯泰尔斯说,“在战场上夺取他人性命的人,能准确理解我的意思。不过现在,担忧、挫败感、焦虑、混乱以及自省,都被一扫而空。”
“我们从来不是敌人”
阮鸿楣坐飞机返回越南前,彻里鼓起勇气问阮鸿楣,为什么不喜欢《我的敌人、我的朋友》这本书。阮鸿楣用磕磕绊绊的英语解释道,自己不是不喜欢这本书,而是不喜欢这本书的书名。
“我们从来不是敌人。”阮鸿楣说,“我们当年是各司其职。”
这3个老头定期在美国聚一聚。2011年6月25日,他们在得克萨斯大学演讲,分享他们当年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一起参观了美国战争纪念馆,在电台节目中谈话,还到彻里和斯泰尔斯的家中小酌。去年,阮鸿楣通过脸谱网向斯泰尔斯发送了添加好友请求,斯泰尔斯立即加他为好友。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称,现在,阮鸿楣在越南河内过着简单的生活,含饴弄孙,自得其乐。
“此前,邻居们不知道我是谁,只知道我是个保险代理人。现在,我靠退休金生活。当我告诉美国人,我每个月的收入约有200美元时,他们吃惊得叫出声来。但是我说,我很知足,很多人挣的钱比我多,但他们并不像我这么快乐。”
越南战争夺去了5.8万名美国人的性命,导致数百万越南人死亡。美国达拉斯新闻网评论称,这3个人曾在空中厮杀,现在却定期聚会,展现出和解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越南《青年报》称,阮鸿楣说,2008年的初次会面,他与彻里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也是美越两国和解进程的一部分。美国和越南的一些外交官认为,这两人的重逢预示,今后两国将保持长期的友好关系。
74岁的彻里说,他在《我的敌人、我的朋友》这本书中讲述的战争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宽恕、和解的故事,展示了友谊的力量,这些都是人类迫切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