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两伊战争收官战:4天伊拉克方面入伊朗达150千米

2014-06-07 16:12:2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88年7月,在两伊战争行将结束之际,一支由伊拉克境内出击的部队快速越过边界,攻入了伊朗西部的巴赫塔兰省(现更名为克尔曼沙汗)。

  7月27日下午,伊朗革命卫队试图占领城北制高点,却遭到民族解放军的突击,不得不撤离高地。随后几天,伊朗军队只是以空袭和炮击的方式对克雷恩德城进行袭扰和封锁,不再发动地面进攻。7月28日夜,民族解放军开始从克雷恩德撤退。伊朗革命卫队却被蒙在鼓里,直到29日下午依然没有重占该城。

  鏖战伊斯兰阿巴德

  25日20时,一支民族解放军部队从克雷恩德城出发,沿公路向东南方的伊斯兰阿巴德进发。虽然伊朗方面已经动员了该地区的所有武装力量,在公路沿线设立多出阵地,但在激战2小时后,再次败退,丢弃了包括坦克、装甲车在内的400余件重型武器。22时许,民族解放军攻破伊斯兰阿巴德西面的阿拉霍-阿克巴尔兵营,开始进入伊斯兰阿巴德。经过激烈巷战,守卫该城的伊朗革命卫队被歼灭。

  26日6时,伊军发动第一次反击。参战部队包括革命卫队第5、第17和第43师,但由于指挥官急于求成,炮兵尚未部署到位就发起攻击,结果激战4小时却一无所获。

  伊朗方面的第二次反击在26日中午展开。攻击矛头直指阿拉霍-阿克巴尔兵营。战斗持续到当天午夜,伊朗军队总共发起了7次冲击,但均被击退。随着民族解放军援军赶到,第二次反击也宣告失败。

  第二次反击尚未结束,伊朗方面又发动了第三次反击。26日17时许,伊军第8、第27、第57师及革命卫队第25师向伊斯兰阿巴德东面的交通枢纽马拉维发起进攻,试图切断正向巴赫塔兰推进的民族解放军与伊斯兰阿巴德间的联系。

  伊军首先机降占领马拉维周围的制高点,随即在马拉维周边5个地方同时展开战斗。民族解放军投入战斗的有5个战斗旅。在马拉维北面的制高点附近,激战持续数个小时。最后,伊朗军队被逼退到一片开阔地上,遭到炮火覆盖,损失惨重。北面和南面的伊朗部队被切断联系。北面的伊朗部队因无法得到增援和弹药补给而败退。南面的伊朗部队虽然依靠直升机运来了增援部队,但着陆场却被敌方炮火覆盖,最终因兵力损失太大而后撤。

  27日,得到增援的伊朗军队先后向多个地点发动攻击。伊军第71师、第61炮兵旅和第155特种旅被指派夺占城南制高点,随后寻机突入城内。另一股伊军则向阿拉霍-阿克巴尔兵营背后的山岭展开攻击,试图夺取兵营,并切断联系克雷恩德城与伊斯兰阿巴德的公路。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民族解放军投入了5个战斗旅,挫败了伊军攻势。

  28日6时,伊军从3个方向对阿拉霍-阿克巴尔兵营后的山岭发动进攻。进攻被挫败后,伊军又猛攻城南的一个山头。双方爆发血战,山头反复易手,最终还是民族解放军控制了战场。

  “永恒之光”黯然熄灭

  虽然在连续3天的激战中,伊军损失巨大却无寸进,但民族解放军也遭到重创。更糟糕的是,他们在伊斯兰阿巴德东北面的察尔泽巴隘口正面临巨大危机。

  就在攻占伊斯兰阿巴德的当天晚上,民族解放军就派出部队沿公路向巴赫塔兰推进。午夜零点左右,部队在哈桑阿巴德遭到了伊朗革命卫队的阻击。激战1小时,阻击者被肃清,民族解放军很快推进到察尔泽巴隘口前的平原地区。另一边,伊朗陆军第27师正通过隘口前往哈桑阿巴德。战斗很快在迎面相遇的两支部队间爆发。经过短暂交火,伊军在夜幕的掩护下,向隘口撤退。

  察尔泽巴隘口夹在两道平行山岭间,隘口内是一条长约4千米的狭窄小道,其后半部分从一个狭小的山谷中通过。从隘口入口到巴赫塔兰只有约35千米的路程。伊军在山谷两侧的高地上部署了革命卫队的“安萨罗尔-侯赛因”师和陆军第31师,此外还有大量附属部队。进入隘口的民族解放军很快发现,他们已经身陷险境。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