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东风-3弹道导弹基地俯瞰
随着讨论取得了一些进展。杨尚昆安排我去参观一个中国导弹基地。观看装有核弹头、由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动的处于作战发射状态的DF—3导弹。他们告诉我,我是第一个享有如此殊荣的外国人,而基地上的军官和士兵们脸上的惊诧表情看起来也证实了这一点。除了他们的军事职责以外一一这些职责他们完成得很出色一一我注意到中国士兵们还播种子、收庄稼、放养家畜。照我的理解,他们在每个军事基地都这么做。一句话,他们自己养活自己,自给自足。
在那些访问中,我对中国人以及他们的谈判方法有了很多的了解。他们都极其爱国,竭尽全力为国家效劳。每次会议前,他们都精心准备,因而能够对我们提出的任何问题详细进行回答。看起来好像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他们似乎从未对讨论感到厌倦,可以连续讨论好几个小时。他们的班子纪律严明:除非组长要他们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发言,没有一个成员会开口。事实上,中国人是如此训练有素,以至于不容易发现他们在陈述中的任何弱点,也不容易觉察到他们愿意作出灵活处理的地方。他们被证明是顽强的谈判人员,只有在我们设法使他们相信,我们绝对坚持自己的立场时,才会作一点让步。我手中对我有利的王牌是他们明显渴望我们用现金结算一一我以尽量对我有利的方式使用了这张牌。我得出的结论是,同我打交道的中国人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作出相应的计划。我相信我们赢得了彼此的尊敬。
我们最终签订的协议对双方都有利,为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政治承认与外交关系的建立铺平了道路(我后面将要讲到)。后来的几年中,我得以保持了同中国的良好关系,这个关系双方都是建立在对对方优点的正确而现实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中国人口众多,同时正在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强国而崛起,而我们则是一个重要的石油与金融大国。都是亚洲国家。中国把自己看作是第三世界的领导而我们则在整个世界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并且为了阿拉伯和全世界的稳定施加影响。我们都赞同着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首次发表),它们应该用来指导在理想世界中社会和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它们可以概括为:互相尊重彼此的政策与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相待,维护世界和平,和平共处一一这些令人钦佩的原则,哎,却更多地被违反而不是被遵循。
海湾战争后我就从沙特武装部队退役了。其后,我在利雅得接受了一个中国代表团的访问,很感动地听到他们说:“我们会永远记住你。我们尊敬你,就像我们尊敬亨利·基辛格博士一样。”回忆过去,那还是在70年代初,基辛格博士当时是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他使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在疏远了长达20年之久以后,通过谈判得到了恢复。尽管环境与利害关系大不相同,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并且很骄傲,能在巩固我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上获得了中国的战略导弹。简而言之,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在受到以色列或伊朗一一这两个在当时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我们怀有敌意的邻国的攻击时,具有还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