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中苏同盟建立的曲折历程:1944-1950年的中苏关系

2014-06-05 16:54:1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与中苏同盟如何走向破裂一样,在冷战国际史和中苏关系史研究中,中苏同盟的形成也是各国学者之间讨论最多、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关于中苏何时开始结成同盟,牛军认为,1945年

  与中苏同盟如何走向破裂一样,在冷战国际史和中苏关系史研究中,中苏同盟的形成也是各国学者之间讨论最多、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关于中苏何时开始结成同盟,牛军认为,1945年10月苏联开始全力支持中共夺取东北,并与中共形成一种战略关系,这是战后双方关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文安立提出,苏联人于1946年4月同意让中共接管东北各城市是中共与苏联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盛慕真则认为,中苏结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前数十年中,中共与莫斯科关系的逻辑延伸”。柯伟林赞同这一说法,并指出中苏联盟在某种程度上是预先注定的,是由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特别是作为中共监护人的地位所决定的。关于中苏结盟的原因,很多学者都强调意识形态是主导因素,认为中共和苏联拥有共同的政治信仰是两者走到一起的最主要原因,作为对立因素存在的美国也起了很大的反面推动作用。至于斯大林(J.Stalin)与中共政权得以建立的关系,多数学者都认为苏联的援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俄国学者认定,中共对国民党的胜利只是由于苏联的援助才有可能。也有学者对此持否定意见,认为苏联战后对华政策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的,没有考虑中共的利益,中共之所以能从当时复杂艰辛的局势中闯出来,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力量和智慧。

  究竟应该如何评判苏联战后对华政策的目标及其转换?莫斯科对中共何时、何地持何种立场和态度?对于中共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斯大林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毛泽东对苏共的态度是如何转变的?中共在中苏结盟的过程中的主要追求是什么?要讨论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中苏同盟起源的历史事实有一个基本的认定和认同。关于1944-1950年中苏同盟建立的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笔者近些年通过梳理中俄双方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分专题进行了详细描述。本文则着重讨论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中苏同盟起源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总体评述。

  一、毛泽东和斯大林最初都没想把对方作为盟友

  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是战后苏联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延续,而苏共对中共的立场,又是战后苏联对华政策的组成部分。就夺取全国政权而言,中共胜利的起点在抗日战争的末期,那时,中国是一个苏联与之接壤却无法纳入其势力范围的大国。在战争期间(特别是1941年以后),盟国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主要来自美国,也是罗斯福(F.Roosevelt)在开罗给蒋介石戴上了一顶“四强首脑”之一的桂冠。因此,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是令人鼓舞的,甚至在中国共产党看来,美国也是可以寄予希望的国际力量。

  以往的研究结论大体认为,虽然中共始终处于莫斯科的领导和帮助之下,但1930-1940年代斯大林与毛泽东的关系却比较紧张。近年,旅美俄国学者潘佐夫利用最新披露的共产国际档案所进行的研究指出,斯大林与毛泽东的关系整体说来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紧张:30年代初毛泽东在中共地位的上升“应该归功于莫斯科,而首先应归功于斯大林”,后来毛泽东所批判和斗争的中共党内莫斯科派领导人都是斯大林“已不再信任”甚至准备审判的人。这些史事都是经过考证的,其结论也是可信的。但作者进一步认为,中共领导人“在意识形态上以及在很多政策上都一成不变地依赖莫斯科”,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并且是靠斯大林的支持才战胜蒋介石的。这种看法就很难令人信服了。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