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将星璀璨 > 正文 >

彭德怀痛斥部队干部:看不到士兵

2014-06-07 15:19:4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位高权重的彭德怀始终视自己为普通群众中的一员,总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将群众疾苦冷暖挂在心上,呕心沥血地为群众谋幸福……
Trs老兵苑

  永福堂是个小四合院,又窄又旧,前面归另一家居住,东、西两厢除了正上中学而和彭德怀一块儿住的侄女住一小间外,其他的都是公用。所以他的住处拥挤不堪,他的一间屋子是办公、会客两用;饭厅中间摆了一张桌子,围坐着吃饭时,四周就不能走动了。其他侄儿侄女们来了后没地方住,只好搭地铺睡。那时北京住房还不像现在这样紧,管房子的部门看到彭德怀的情况,就在什刹海附近另找了一个大院子的住处,房子两层楼,比较宽敞。秘书说:“这院子适合办公,离浦安修同志上班的北师大也近些。”彭德怀看了院子却不说话了。侄女问他:“搬不搬?”彭德怀反问了一句:“你想搬呀?”侄女回答:“当然啦,永福堂那个地方多挤呀。特别是我房后那个卫生间,大家共用,我是女孩子,多不方便。”Trs老兵苑

  彭德怀听后,毫不犹豫地说:“不搬了。这里房子多,应当给家口多的同志住。咱们家没有多少人,不用住这么宽。再说,住在中南海里面,门口有个站岗的就够了。搬到这里,又要搞个警卫班,那不是增加国家负担吗?”当时,彭德怀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可谓名高位重。可是他从来没有利用职权牟取过任何私利,从来不允许家属利用他的名位与职权搞丝毫特殊化,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到公私分明。Trs老兵苑

  彭德怀的侄女上学后一直享受供给制待遇,1954 年,国家和军队干部实行薪金制,干部子女上学改由家庭负担。由于她是烈士的女儿,学校按规定继续供给,并为此写了信让她带回家。侄女十分高兴,一回家就把信交给伯伯彭德怀说:“今后还是国家供我上学。”谁知彭德怀一听就说:“不,你上学我应该管。”说着拿起铅笔就在信头写道:“不要国家供给,由我负担。”Trs老兵苑

  随即,彭德怀叫侄女把签署了他的意见的信交给学校。从此,他用自己的薪金供侄女上学,一直到她上大学。Trs老兵苑

  “丢了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就丢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Trs老兵苑

  1958 年和1961 年,彭德怀曾两次回到湖南,在湘潭、平江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他全心全意关心群众疾苦、情系民情的一言一行,给当地农民及党员干部留下深深的印象。Trs老兵苑

  1958 年12 月,彭德怀第一次回到湖南湘潭家乡调查。在省委书记周小舟陪同下先后到乌石、韶山、平江等地深入调研。在参观平江县工农业生产展览馆时,他吃惊地发现有两个数字竟然是颠倒着公布的:把收成最好的1957年的粮食高产数字,公布为1958 年的产量;而把1958 年较低的数字,说成是1957 年的产量。彭德怀后来忆及此事还感叹地说:“如此造假,真令人害怕!”在全省一处接一处马不停蹄地调研期间,他白天走访,晚上座谈,亲眼看到了农村的现状,取得了第一手材料。他深感小高炉炼铁代价太大,不是发展方向。在敬老院里看到老人吃瓜菜,冬天睡篾席,盖破被,他忍不住说:“这是什么幸福院,有名无实!”那里的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住校,但学生的口粮不够吃。他对陪同的省委负责人说:“学生的口粮少,生活差,还是放到家里由父母照顾好一些,不然,这样下去,会把小孩子的身体都弄坏的。”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