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时政要闻 > 人物动态 > 正文 >

《马克思传》第一部分

2014-06-07 10:56:1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马克思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是精神支柱,我们完全是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下学习、成长起来的。

  座谈会(1)

  贺耀敏:马克思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是精神支柱,我们完全是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下学习、成长起来的。我们对马克思有一种十分遥远但又十分亲近的感觉。《马克思传(插图本)》把一个真实的马克思、一个鲜活的马克思,一个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马克思,一个不断在奋斗中探寻真理的马克思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本书给我的最深印象是马克思一生不懈的追求,即使生活那么困苦,仍然不懈的去追求。我本人不是搞哲学的,是学经济学的。从我们经济学来讲,这本书中写马克思创作《资本论》那一段,探寻剩余价值那一段,都很让我们感动。我们觉得通过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相信马克思。让我们能够走近马克思,去聆听他,去体会他,最终能够理解马克思的思想。

  郑一明: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站得住脚的。

  我们选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当时确定两个原则:一是选20世纪以来真正已经在国际学术界站住了脚的,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典著作;二是选苏东巨变以后新出的一些比较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麦克莱伦的这本马克思传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则选入译丛的。麦克莱伦在英语世界是非常有影响的,英语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用的许多马克思经典文献都是他编的。这本传记在苏东巨变后出了第三版,我觉得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它是经历了检验,站住了脚的。

  马克思传值得期待,我觉得有三点原因。一个是我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国,但是从以往的马克思传记的出版情况来看,从内容上讲,还没有哪一本高于麦克莱伦。包括梅林的马克思传,这是我们一直在用的,它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出的比较早,它对后来的史料、文献的发掘就略显不足。后来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德国学者格姆科夫的马克思传,影响也比较大,但是它没有麦克莱伦这本生动。第二个理由是麦克莱伦确实是英语世界马克思研究最权威的人物,这样一个人,在他一生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的马克思传,其权威性是不言而喻的。第三是这本书把三个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了,把马克思作为工人运动的领袖写得很鲜活,把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发觉得很深,把马克思个人的人格写得很生动。也就是把一个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个人(尤其作为父亲和丈夫)的形象生动的展现给读者。现在有了插图作为装衬以后,这本书就更完美了。

  杨春贵:只要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继续进行,马克思将永远保持不朽。青年人尤其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而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他的精神实质。

  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说的:他的名字和他的工作将数百年地继续存在下去。确实,马克思的理论、思想,马克思的工作,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将继续下去,将与工人阶级的命运,同社会主义的命运,同人类的命运同一。只要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继续进行,马克思将永远保持不朽。

  我觉得青年人尤其需要懂得马克思主义。我觉得中国现在教育里有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的东西逐渐增加了,这我也赞成,过去因为太不重视了。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东西,特别是基本著作、基本理论不如过去重视了。对马克思理论、生平、事业的研究,我觉得有必要加强。

  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学他三个东西。第一个东西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就是说,这门科学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是这个理论的主题,之所以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的需要,是人类解放的需要。第二个要学的东西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方法论。这个从马克思整个产生来说,它是以哲学为起点的。从整个马克思主义构成来说,它是以哲学为方法的,没有起点,没有方法,没有整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许多具体的东西,那是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是普遍管用的、长期管用的、根本管用的。第三个是学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最终的落脚点。共产主义事业是会遇到挫折,但它毕竟是个总的趋势。学马克思主义,就要学他的精神实质。

  赵家祥:我欣赏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传》中表达的愿望和实现这个愿望的方法,这个愿望就是为读者提供一个真实的马克思的形象,这一点我很关注,而实现这个愿望的方法就是根据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历史环境和当时的实践面临的任务去理解马克思,不是用当前的环境和实践面临的任务来理解马克思。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