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华夏春秋 > 正文 >

契丹帝国的内部矛盾

2014-06-05 16:28:4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耶律德光为辽国(初始称契丹国)二世皇帝,生于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辽国开国皇帝与萧平所生的次子,史称辽太宗。 一 925年冬,耶律阿保机乘渤海国衰败之际,亲率万名契丹骑兵,带领皇后...
W9r老兵苑

  辽太祖的灵柩抵达上京,辽廷文臣武将齐集灵柩前哀悼吊唁时,萧平竟站在灵柩旁高声发问:“汝思先帝乎?”,众官答:“受先帝恩,岂得不思。”(《资治通鉴》卷二七五《后唐纪四》)随之严令宣布,将送你们“宜往见之”于地下,顿时伏兵齐出,将萧平认为“难制”的百余名官员抓捕,尔后拉到太祖墓穴旁杀掉。时有幸免的一位汉官赵思温冒死质问萧平:“亲近莫如后,何乃不行?”,“后行,臣则继之”。萧平推托说:“吾非不欲从先帝于地下,顾嗣子幼弱,国家无主,不得往耳?”(《契丹国志》卷一《太祖大圣皇帝纪》)说罢,举起斧头,砍断右腕,投入太祖棺木里,权当陪葬。由此威慑朝野上下,皆惧怕萧平其人手狠心毒。赵思温也被放过得活命,并继续任官。W9r老兵苑

  927年11月,萧平独断地决策由二儿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于是在上京导演了一场“众拥德光”为帝的拉扬戏。届时,萧平命令耶律倍与耶律德光二人并肩乘马来到百官齐集的皇宫前,随之当众宣称:“二子吾皆爱之,莫知所立,汝曹择其可立者执其辔”,众官“知其意”,皆争拉耶律德光的马辔,欢呼愿事德光皇帝,萧平则当即宣布:“众之所欲,吾安也违”(《契丹国志》卷二《太宗嗣圣皇帝纪上》)遂立耶律德光为辽二世皇帝,耶律倍仍为东丹国王。W9r老兵苑

  耶律德光登帝位时,26岁,文韬武略齐备。21岁时,即是辽国兵马大元帅,跟随太祖征伐后梁与后唐,攻山西回鹃及灭渤海国等多次战争,“东西万里,所向有功”(《契丹国志》卷二《太宗嗣圣皇帝纪上》),萧平决策耶律德光为皇帝,是明智而正确的决断。但是萧平却没有放权给儿子,仍然“国事皆决”于己,耶律德光也只好违心遵从,讨取老母欢悦。W9r老兵苑

  928年(辽天显三年),萧平、耶律德光合谋决定将东丹国及其渤海遗民,全部迁徙到东平(辽宁省辽阳)地区,重给土地定居。东丹王耶律倍便于同年12月来到东平,重建东丹国,将东平升为南京,后日改称东京。而不得继承皇位的耶律倍,虽然仍是东丹国王,并不能亲操王权,大权旁落权臣耶律羽之手上,同时还遭受母后与二弟合谋迫害。数次指令耶律倍去上京以谈国事为名,使之饱受旅途疲惫之苦。而回到辽阳,又因妻子领受其姑母萧平的唆使,时常惹事寻衅,同耶律倍纠缠吵闹不止,因而苦恼已极。特别是耶律德光还在耶律倍身边“置卫士,阴伺动静”,暗察其谋叛口实,以便于加害。面对如此险恶处境,耶律倍自信“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辽史》卷七十二《义宗倍传》),长此下去,定是大祸难免。W9r老兵苑

  930年11月,耶律倍抛下他与萧氏所生的儿子耶律阮,带上情妇高美人及卫士40余人,以去往医巫闾山游猎为名,骑马星夜南行到金州海岸乘船过海到山东登陆,931年1月抵达洛阳,投奔后唐明宗李嗣源。登船前的片刻,耶律倍在海岸边树立一块木牌,题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辽史》卷七十二《义宗倍传》)随之忿然离去。W9r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