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华夏春秋 > 正文 >

张作霖与日本斗法

2014-06-05 16:27:5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卷入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东方的侵略。日本乘机对华展开外交攻势。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
wXz老兵苑

  四、广交盟友,力图冲破日本控制wXz老兵苑

  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张作霖被免去本兼各职,遂宣布东三省“独立”。放弃统一全国的野心,专注于落实“二十一条”中日本在“满蒙”的“权益”是日本对张作霖的一贯要求。张宣布“独立”,是否有助于日本“满蒙独立”野心的实现呢?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表明张是依照日本意向行事的迹象。他的“独立”不仅没有采用日本人“满蒙”观念来表达,甚至连能够增强其“合法性”和独立意识的“满洲”概念也没有采用。他的“独立”实际上是自治,不仅是独立于北洋政府的自治,更是想摆脱日本控制的自治。wXz老兵苑

  摆脱日本控制,以东北为基地统一全中国是张作霖从1921年秋完成东三省统一后的两个梦想。然而,这两个梦想又是矛盾的。欲摆脱日本就要巩固自己在东北的统治,欲统一中国就要发展东北的地方实力,而东北正是日本人控制的所谓“满蒙”地区,欲巩固政权离不开日本的支持,欲壮大地方实力也离不开日本的资金,所以张作霖欲摆脱日本的计划充满了历史形成的矛盾和难以预料的危险系数。wXz老兵苑

  1922年是张作霖对日关系的一个分水岭。在张作霖与日本之间,表面上没有什么大的冲突,似乎双方都在极力维持着风平浪静的局面。但为了彼此心照不宣的“二十一条”,张作霖对原来的计划作了重大而又冒险、微妙而又大胆的调整。无论是军事、政治领域,还是经济、文化领域,在政策上都有了值得注意的转变,即从依赖日本提供武器、技术、资金和各种顾问的依附政策转而采取一种尽广交盟国的“以夷制夷”的策略。wXz老兵苑

  在最重要的军事领域,张作霖开始扩充军工厂,购置军械和筹办海、空军。在操办这些事业的过程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是在与日本保持原有关系的同时,开始与西方各国广泛交往,进行军火和军械贸易,并从欧美国家引进工程技术人员。wXz老兵苑

  奉天城早就设有兵工厂,但其规模不大,仅能生产一些步枪子弹和无烟火药。1922年开始,张作霖投资数十万,对该厂进行扩建。其设备和材料,虽也有从日本购买的,但大多购自丹麦、德国和美国。张作霖还以1.5万英镑的巨额酬金雇佣英国著名的迫击炮和雷管专家沙敦为追击炮厂总监。兵工厂共雇佣外籍技师达1500多名,大多来自俄、德、英、美等国。当时东北兵工厂的规模宏大,设备完善,“不只全国第一,即日本人亦为之侧目”。日本人称此兵工厂为“东方第一”。wXz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