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统计资料显示,去年澳门专业人员月工资总收入中位数约为2.4万元,服务、销售人员以及渔农业熟练工作者则为7500~8500元。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岳经纶告诉本报记者,不论穷人、富人都发钱,表面上看似公正,实则是对公共资源的不当运用。因为每个人的边际效益不同,一些人其实并不需要,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意在讨好市民。
岳经纶认为,在政府财政储备多、民众面临通胀压力的情况下,派钱的确是皆大欢喜之举,也是舒缓民怨的一种途径,但不是长期民生改善的办法。
“这是一个懒政的方法。”岳经纶说,在澳门特区政府财政盈余比较好的情况下,应当致力于制度建设,构思出兼顾经济发展水平、财务可持续性并能满足市民需要的一套制度。
戴伟认为,这种补贴方式对民众有很好的激励效果,但它只能在澳门这样的地域和人口都比较小的地区实施。
在戴伟看来,不用说对整个中国,即便对中国某个省或市,澳门的做法都没有任何借鉴意义,“中国人口规模太大,且多元化,现金直接补贴的效率就会非常低。”
戴伟说,即便对澳门而言,此种补贴方式也不能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常态,目前世界尚没有用现金补贴方式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先例,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是保低,而非普惠。他指出,任何国家的保障体系,不论是福利保障还是医疗保障体系都应当保基本需求而非全面覆盖,只有在澳门这样的小面积地区才能在一定时期采取这样的措施。
郑晖说,以普通澳门居民身份来看,他更宁愿政府用这些钱去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医院,这更利于将来的发展。
“长期来看,澳门还是需要走保障低端需求的路线。政府的收入提高之后,关键是要分析其应当为居民提供何种服务,采取直接发钱的方式是忽略了分析问题环节,让民众自主去解决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问题。”戴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