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日前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发表演说,除了大肆宣传其政治主张外,并把台湾比喻成矿坑里的金丝雀,更指民进党一直关注香港发展,声称最近更有许多香港“民主人士”来台,叫台湾人不要放弃“台独”。
坦白说,苏贞昌连民进党内的两个太阳问题都搞不定,其领导力备受质疑,对于内部路线也说不清楚,只能以拖待变;继海鸥与猎人之例引喻失义后,更将手插到香港内部,苏贞昌种种举动,只会使未来民共交流更加艰辛,政客被逼的一一表态,光是“台独”主张就已经让民共无解,现在又在海外公开抛出“台独”与“港独”合流的说法,使问题更加复杂,实在看不出苏贞昌的政治智慧何在?
照理说,苏贞昌大可畅谈“台湾前途决议文”,更可藉此机会针对这段时间民进党华山会议的结论进行阐述,包括“宪政共识”与“宪法共识”进行清楚说明;但苏贞昌非但避开“宪政共识”与“宪法共识”,反而提出台湾是矿坑里的金丝雀,更对香港“港独”比手划脚,表示自己似乎很有经验,衍然成为“台独”经验的代表者。他更对于钓鱼岛议题也没有明确的立场,只是轻轻带过。
苏贞昌的种种谈话,只是印证民进党是双重标准,仍未抛开逢中必反的枷锁,看不出民进党的开放性,这对欲转型的民进党何利之有?一个保守的苏贞昌主席又如何能够带领民进党走出新局?让人如何能够有所期待?
对于苏贞昌的种种言论,首先,外国与中国大陆间如何交往,双方各有不同的战略与利益的考量,实在勿须苏贞昌主席费心,外国与中国大陆两方势力都不会考虑苏贞昌的“指点”,苏贞昌又何必生事?苏主席应先管好民进党的事,做好在野党监督的天职,何必将手伸到国际上指手划脚,当然苏贞昌之心,路人皆知。
职是之故,苏贞昌切勿自我感觉良好,倘若能够妥善处理民进党内部问题,带领民进党走出新路,扮演好在野党角色,就已经十分难得;实在不宜过度突显苏贞昌缺乏国际事务能力的短处,一次又一次的比喻失当,非但无法达成两岸对等尊严的目标,反而节外生枝,未见其利先见其害,苏贞昌究竟智慧在哪?再一次突显出他的困境及局限性,欲取大位恐怕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