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巨星陨落,江河呜咽,大地哀号,举国悲痛。
但是,江青一伙却得意忘形,发出狞笑,极力贬低周恩来的光辉形象,压制人民悼念领袖的活动。他们传令,不准设灵堂,不准戴黑纱,不准发表怀念周恩来的诗文!人们感到巨大的压抑。但人心是压不服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并不理会他们的那一套“禁令”,几乎所有的单位都设了灵堂,几乎所有的人都佩戴了黑纱!
此时此刻,79高龄的叶剑英在北京后海小翔凤住地,也为周恩来总理佩戴了黑纱。
1月10日,叶剑英以十分沉痛的心情,同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向周恩来的遗体告别。11日,首都百万群众给周恩来送葬。这一天,天阴沉沉的。京城处处飞白花,风吹热泪洒万家。从北京医院到八宝山,十里长街,万人伫立,自发形成规模巨大而又秩序井然的送葬队伍。灵车缓缓驶过,长安街被泪水淹没。人们的抽泣和恸号组成了一支绝响的哀乐。这是对人民好总理的怀念,也是对万恶“四人帮”的控诉!
“四人帮”在粗暴干预和压制悼念周恩来的活动的同时,变本加厉地打击迫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四人帮”的眼里,周恩来逝世之后,继续妨碍他们夺权的,也是他们最害怕的,还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坚持实行“全面整顿”,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邓小平;另一个是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握有兵权的叶剑英。对于这两个“眼中钉”,他们必欲除之而后快。他们紧锣密鼓,异口同声,在中央政治局攻击邓小平。这时,病中的毛泽东正在为国务院总理人选犯难。他既不满意曾为他器重、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更不放心被他多次批评有野心的“四人帮”,最后选中了另外一个人。1976年1月21日,联络员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谈到华国锋、纪登奎等提出国务院请主席确定一个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做具体工作。毛泽东回答说:“请华国锋带个头,他自认为是政治水平不高的人。小平专管外事。”2月2日,经毛泽东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发出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由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被迫停止了中央的领导工作,只管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