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朝阳表示,由于提供的照度不能满足读写作业的最低要求,或者在读写作业区域,明暗非常不均匀,容易造成使用者的眼部疲劳和不舒适,影响视力的健康,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视力衰退或下降。
笔类和橡皮擦多含塑化剂,可干扰内分泌
本次受检的笔类样品104批次,检出塑化剂42批次,检出率40.4%;受检的橡皮擦样品34批次,检出塑化剂28批次,检出率82.4%。,专家表示,这其中所含的塑化剂都是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的,甚至部分企业使用塑料回料生产笔杆,为了掩盖原料的缺陷,故意加量添加塑化剂。
据专家介绍,传统的橡皮擦是用橡胶做的,但现在有些塑料橡皮擦中包含聚氯乙烯,其中可含有20%左右的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这种物质在人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成长中的青少年受伤害更大,既会影响男孩睾丸生长和发育,还会导致女孩“性早熟”,甚至影响未来生育男婴的生殖系统。
部分图书等纸质产品丙酮和苯类物质超标
本次抽查共检查儿童图书30种、中小学教辅20种、平版印刷纸质儿童玩具10种。其中,4个品种的儿童图书丙酮、甲苯、二甲苯超标,4个品种的平版印刷纸质儿童玩具甲苯、乙苯、二甲苯超标。而在印刷质量方面,总体情况较好。
专家介绍,被检出的环保质量超标项目主要集中在丙酮和苯类物质。原因主要是印制过程中油墨加入了以含苯类为主的溶剂,油墨固化过程中溶剂残留,且多数产品采用塑料薄膜密封,使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扩散相对较慢。过量的丙酮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麻醉作用;苯类物质一直以来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经常接触苯类物质,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得干燥、发红、瘙痒,也可能出现如头昏、头疼、失眠、乏力、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资料:增白剂
增白剂(brightener/Optical whitener)是一类能提高纤维织物和纸张等白度的有机化合物。又称光学增白剂、荧光增白剂。织物等常常由于含有色杂质而呈黄色,过去都采用化学漂白的方法进行脱色,采用在制品中添加增白剂的办法。其作用是把制品吸收的不可见的紫外线辐射转变成紫蓝色的荧光辐射,与原有的黄光辐射互为补色成为白光,提高产品在日光下的白度。增白剂已经广泛应用在纺织、造纸、洗衣粉、肥皂、橡胶、塑料、颜料和油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