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中国军情 > 正文 >

中央截获情报 美日要对中国动手

2014-06-07 20:23:4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这两天,奥巴马的访日之旅无疑备受关注,好多网友都希望我写一篇分析帖,来给大家说道说道。说起来,奥巴马此次访日之行可谓疑团重重,对于一些事,我虽然有怀疑...

  第四,“乌克兰”事件既表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回归,更表明对美国所主导的西方的挑战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像俄罗斯那样的和西方美国有类似思维的其他大国。作为文明大国,俄罗斯不会坐等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被西方瓜分。苏联解体时,俄罗斯毫无能力保护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一旦具备了能力,就会竭尽全力把这些利益夺回来。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和西方美国一样,同样是具有扩张主义的国家。西方和俄罗斯的文化同样是基于具有使命感的宗教之上,中国没有宗教文化,是世俗文化,不仅没有扩张性,反而能够包容其他文化。美国和西方对乌克兰局势的反应表明,它们的能力有限。

  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会出现错误的战略判断,因为美国人不了解中国。美国的战略失误来自于对中国的错误判断。美国对中国的判断,并不是根据中国历史上的或者当代的国际行为,而是根据美国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美国人相信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并且还要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他国。

  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更深化了美国对中国的这种看法。国际关系史上所谓的“大国悲剧”大多发生在欧洲,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也是基于欧洲的国际关系经验,和非西方的经验并不相关。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只是地方性理论。但美国和西方则把这地方知识普世化,视为普世的真理,并且在实践中十分相信。这就解释了目前中美关系的心理格局:与其说是中国要挑战美国,倒不如说是美国恐惧中国崛起。没有任何有效的证据证明中国在挑战美国,但美国对中国的恐惧则到处可见。

  中国学术界的“美国化”也强化了美国人的这种恐惧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到处充斥着美国式的国际关系话语,这使得美国人感觉到中国和美国没有两样,大家都是同样的思维模式。尽管美国化的话语没能解释得了中国外交的实际行为,却使得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关系话语更具有欺骗性。在学术界的国际政治话语和中国政府所提供的政策话语之间,美国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