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挂载神龙空天战机,标志着中国空天技术和高超音速飞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两小时打击将不再是梦想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一名教授曾透露称,中国军方早在2011年前后就秘密开展此种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测试工作。中国以开发和制造运载火箭项目闻名于世的钱学森国家工程科学实验中心据说也参与了该项目。
第三大项目是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到2020年,第二代“北斗”系统中将会有至少35颗卫星在轨运行。届时,中国弹道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将不再依赖外国技术,命中精度也将大幅提高。
太空卫星是美军最为依赖,同时又最容易遭受攻击的部分,任何有关反卫星武器的传闻都能挑动的敏感神经。美国一名情报分析师17日公布的报告认为,中国于2013年5月进行的一次航天发射是在测试“史无前例能拦截中高轨道卫星的新型武器”。由于目前大多数军用卫星位于中高轨道,它们面临的现实威胁引起西方的普遍关注。不过,该分析带有太多猜测成分,而且关键证据竟然来自于中国网络博客。
“中国反卫星能力的巨大进步”
路透社18日称,对新公开的卫星照片的细节分析证明,“中国在2013年5月以科学研究名义进行的航天发射,实际是测试新型反卫星武器”。报道称,前美国空军分析员布莱恩·威登在“空间评论”网站上公布长达47页的分析报告,宣称中国测试的新型导弹能飞抵约3.6万公里高的地球静止轨道。威登说:“如果这是真的,将代表中国反卫星能力的巨大进步。”
威登在分析报告中提到,“没有其他任何国家曾测试过这种直接上升反卫星武器,它能抵达地球中高大椭圆轨道或者地球静止轨道。”该报告对美国数字全球公司提供的卫星照片进行了详细分析,认定在中国西昌的发射基地存在一种机动导弹发射架,或是一种用于弹道导弹发射的“运输-起竖-发射车”(TEL)。威登说,有充分证据证明“中国正在发展第二种反卫星武器”。此外2013年5月中国进行航天发射后,美国政府称其弹道轨迹接近地球静止轨道,但未在太空中找到与发射相关的目标。
《环球时报》记者在报告中发现,其中提到的卫星照片非常模糊,报告也承认分辨率不足以识别它是导弹还是某种型号的TEL,“但是从尺寸来看似乎接近‘东风-21C’弹道导弹”。尽管如此,报告仍坚称“由于没有发现常见的探空火箭以及大型运载火箭,同时在新建设的机动发射场出现了一部TEL,充分说明中国新型反卫星系统是一种机动发射的武器”
威登认为,中国新的反卫星系统具备拦截中高轨道卫星的能力。报告称,中美关于5月那次发射活动的说明存在差异,“中国媒体称,该火箭抵达1万公里高度。美国政府则描述,这次发射的弹道高度可能接近地球静止轨道,显然远高于中国公布的1万公里。”由于火箭的再入段进入洋,报告据此认为,这符合弹道高度为3万公里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