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心虚的是,中央从主权的原则厘清香港普选的依据,明确了政改底线:一是特首普选要符合香港作为一个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的法律地位;二是普选要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规定,不能另搞一套;三是普选产生的行政长官必须是爱国爱港人士。
在这三条原则之下,反对派坚持的“公民提名”、“政党提名”等方案基本上已被判“死刑”,反对派再不能诡辩什么“公民提名”符合基本法、方案必须确保反对派“入闸”等歪论。反对派将难以再掌控政改的话语权。
中央亮底线 反对派心虚
张德江亮出了中央政改底线,现在摆在反对派眼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坚持“公民提名”,甚至与激进反对派捆绑在一起令政改方案一拍两散,市民2017年一人一票选特首无望,投下反对票的他们也将成为香港的“民主罪人”,更要在选举中付出代价;要么就是“丢掉幻想,准备妥协”,回归谈判桌,在法制的框架下争取一个最具民主成分,或最有利反对派的方案。
至于以“占领中环”来迫使中央就范,在中央明确主权原则后,难道会因为一个“占中”就轻言退让?在主权问题上中央由始至终都是寸步不让,反对派要发动“占中”除了自身承担沉重的政治代价之外,不可能得到任何成果,这正是张德江讲话令反对派胆战心惊的原因。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应对乌克兰政局已经头大如斗,无暇“顾及”香港情况之余,更令反对派阵脚大乱,进退维谷,于是唯有全面潜水,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香港惊慌:热议“张德江讲话 首次没有提及这个!
一个立场,三个符合”,7日,多家香港媒体引述港区人大代表的话称,主管香港事务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6日在人大香港团的会议上,以此阐述中央对香港普选的态度。
香港东方早报称,“一个立场”即中央支持香港按《基本法》循序渐进落实普选;“三个符合”即香港普选制度必须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符合《基本法》规定及人大常委会相关解释和决定、香港特首必须符合“爱国爱港”的基本标准。
香港经济日报7日认为,张的表态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十年来首次没有提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源于一辙,就是把从过去对香港倾向谈“两制”,转为倾向强调“一国”。7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北京举行记者会表示,香港是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所以香港行政长官要得到中央政府的任命,要向中央政府和特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