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社会民生 > 社会观察 > 正文 >

聚焦“中国式着急”:从容、快乐去哪儿了

2014-06-07 21:03:4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复杂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交织并存。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多元与心态迷雾,谴责与反思并存、

  为何会这样?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为自己贴上了“着急”的标签,是什么原因导致从容、闲淡的生活节奏渐渐远去?

  有人说,这是时代使然。生活越现代化,烦躁情绪就越重。

  你看,电话不普及的时候,没有人会介意用几个月的时间才收到一封信,但在手机随处可见的时代,几分钟内对方没有回短信,人们就会着急;在自行车与有轨电车还是主要出行工具的时候,等半个小时的公交车不足为奇,但现在,出行工具越来越多,却连打的时都忍不住叮嘱司机抄近道;以前用电话线拨号上网,十几k的速度也坦然接受,现在几十兆的带宽,还会因为网页打开慢了一点点而忍不住不停刷新。所以,这是时代加重的烦躁症,有了比较,才有了烦躁。“大陆一开放,便遇上高速度的高科技时代!”有台湾作家形容,如同“从来没有听过黑胶唱片就直接跳到数字音乐”,这是被科技发展和“e时代”裹挟的结果。

  还有人说,这是源于中国是个对数字敏感的国家,五千年文明里有太多令我们骄傲的数理成就,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习惯与思维。学生的分数、学校的升学率、就业率、经济增长率、出口率等等。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一生都在数字的追逐下一路狂奔,从出生到死亡,至于内心的感受、情感的需求,因无法纳入统计的范围,似乎只能被忽略不计。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这是转型时期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中国现在正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转型期,从发展规律看,“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导致不稳定性”。传统社会和已经现代化的社会相对稳定,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则充满艰险,矛盾也集中显现。如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城市化发展太快,城市房价过高,汽车工业发展太快,交通变得拥堵不堪,现实方面的民生压力与生存空间,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无奈之下成为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人。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