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社会民生 > 奇闻轶事 > 正文 >

人格分裂的悲喜剧:作家使用笔名之谜

2014-06-07 21:14:19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笔名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被忽略的一面是其能够解放和抑制作者的创造力。不论采用某个笔名的初衷是什么,一个笔名一旦出现就能形成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笔名有让作家做到人格分裂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一切写作都跟人格的模仿有关——比如作诗写小说,都要求作家召唤一个第一人称的“我”来创作内容的主角。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一篇评论中写道:“选择一个能代表整部作品灵魂的笔名是个更加神秘的过程,作家需要完全磨灭自己的身份,用笔名的身份取而代之。”对任何作家来讲,人格的转换是件让人纠结的事情。而笔名的采用,则给这个困境提供了出路和分裂的途径。

  虽然使用笔名的这三个故事都有个悲催的结局,不过不用担心,即使恰好罗琳把这三种情况都占全了她也不会有事。在19世纪,甚至20世纪初,在笔名的繁盛期,作家隐藏身份既需要心理投射,也有保持神秘性的需要。今天无所不在的网络把人们的生活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私密性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也更不可能了。罗琳的笔名充其量可以说是个假名,如今,假名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加流行,但是笔名则从盛行走向衰亡。起个假名的欲盖弥彰恰恰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