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上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就今年1季度我国商务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并答记者问。
据新华财经4月17日电(叶苏浔)17日上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我国商务工作运行情况。据海关统计,2014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5.9万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出口3万亿元,下降6.1%;进口2.9万亿元,下降1.2%。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国进出口的实际表现比数据反映的要好。
沈丹阳解释道:“除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实现4.2%的增长以外,出口经理人指数环比持续上升,也是支撑这个观点的重要理由。”同时,从进出口区域主体这个角度来看,一季度全国有将近一半的省份进出口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既有中西部的省份,也有沿海省份。此外,从出口市场看,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对东盟、对日本、对韩国、对巴西等重要市场的出口增幅都超过了5%。
对于我国今年一季度外贸“双降”这个现象,沈丹阳表示,在发达经济体缓慢复苏,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趋弱的背景下,对全年外贸形势不敢掉以轻心,但是也充满信心。
信心主要基于三个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加快,推动国际市场需求企稳。二是我国产业配套政策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出口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三是我国去年以来实施的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进一步落实,有利于稳定进出口企业信心。
沈丹阳指出,二季度的外贸形势好于一季度,数据上可能从5月份开始有较好体现。“商务部目前正在加大协调促进力度,积极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相信接下来在推动外贸稳增长和调结构这两个方面都会取得积极的进展”,沈丹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