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端午节,有网友在高速公路上拍到一架放在汽车上运输的“飞机”,照片中,它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有人大胆猜测它可能就是《简氏防务周刊》提到的新型飞机。至于这款飞机叫什么名字,大家莫衷一是,因为此前无论是国防工业部门还是军队科研管理部门,均未提起。
中外媒体和众多网友对这款神秘的飞机开展了一场命名大赛,有网友根据拍照时间,把它戏称为“粽子机”。
2012年10月31日,有人拍到一架编号为31001的新型战机正在试飞,一些军事爱好者根据其外型,立即判断这就是中国正在发展的第二款四代隐身战机。由于它的编号是31001,再加上它的垂尾上有一只目光炯炯、翼展舒张的鹘鹰,旋即被网友们命名为“歼-31”、“J-31”或者“鹘鹰”。
实际上,截至目前,无论是沈阳飞机公司还是军队负责科研的部门,都没有给这款飞机如此定名。不过,为了指代方便,暂且如此称呼也没有什么不妥。
至于有消息称,它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公司组织、由沈阳飞机公司自筹资金开发研制,目的是作为第二款四代机,与歼-20进行竞争或形成高低搭配,或者为某型航母准备竞争性机型,我们无可评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款第四代隐身飞机的出现,已经足以证明,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具备了“构想一代”、“预研一代”、“试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技术实力,也基本形成了多家公司各有优长的竞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