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社区 > 军事影视 > 正文 >

《沧海》:人民海军60年的发展历程

2014-06-09 09:03:5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电视剧《沧海》,以我海军某基地的建设发展为主体,通过血洒金马岛、海上拼刺刀等一系列的故事涵盖了人民海军60年的发展历程。潇洒的文风、幽默手法和不拘一格的叙事,为这样一部充满男儿血性的作品增添了几分豪迈。

海军题材在建国后的影视剧中表现得特别少,记得小时候也就看过电影《第二个春天》和《好事多磨》,还有浩然的《西沙儿女》,那应该是最早描写跟外国发生海上边界冲突的电影。后来包括冯小宁的《北洋水师》,我觉得也应该算这一类题材,虽然那是旧中国的“海军梦”,当时的一代青年精英有不少都曾投身过近代的“海军梦”之中,如严复、鲁迅、萨镇冰、邓世昌、黎元洪等等。

该剧的剧情波澜起伏,节奏丝丝入扣,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很多人把《沧海》比喻成海军版的《亮剑》,但我觉得更像海军版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从海军的初生创建到现在,里面呈现的可解读的东西特别丰富。《沧海》这部电视剧特别适合各阶层的人看,每一代人都可以从中看到引发共鸣的东西,老人看到时代变化,青年看到青春和爱情,军事迷可以看到军史和装备,喜欢历史的可以从中看到不少有史鉴价值的东西。

《沧海》通过国家海上防务力量的发展,见证当下中国从国家意识到个体意识的整体变迁。《沧海》中的两代海军军人的个人命运,都和国家的命运,乃至现代化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性格在浓厚的国家主义话语叙事中获得了对自身命运的真正指认。

尤其是马建成这一角色的塑造,是对体制内(尤其是军队内)知识分子的一次最具深度的全景式心灵书写。他的激情、固执和刚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和刚刚逝去的钱学森一样,代表了那个特定年代的左翼知识分子的自觉选择。他们在冷战年代对宏大的国家主义充满恋母情结般的依赖,并将这种依赖上升为一种自我救赎般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付出内心的自由来换取民族的艰难复兴,尽管他们内心如屈子般充满灵魂的痛楚,贯穿强烈的忧患意识,但他们终其一生契而不舍,用血性所捍卫的价值尊严让天下人不由心怀敬意。

在以往的所谓主旋律的军队题材里面,几乎很少看到马建成这样的知识分子,《沧海》第一次非常完整呈现了军队中的这些知识分子,个人的情怀和国家之间的既矛盾冲突,最后又顺服在国家命运的真实状态,填补了体制内影像空白。

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英雄的成长史诗,民族的海上梦想,《沧海》有很多言外之意,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次全新影像解读。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