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後,围绕“合情合理政治安排”的讨论成为两岸各界的新焦点
2008年,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後,两岸经济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期,根据两岸认同的“先经济後政治、先易後难、循序渐进”的协商进度,有学者在十八大报告出台後指出报告中的上述表述意味着两岸协商正开始自经济向政治逐渐走入深水区。
接下来的台海走向,如何“合情合理作出政治安排”是其中关键。彼时,时任国台办主任的王毅曾对“合情合理”做出过解释:“合情”就是照顾彼此关切,不搞“强加於人”;“合理”就是恪守法理基础,不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在这一基础上,昨日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对於两岸各界探讨政治安排提出了三点希望,他表示,探讨两岸政治关系,首先要务实,任何脱离客观现实的主张是探讨不出结果的;其次要共同努力,找到打开两岸政治分歧问题瓶颈的办法;第三要落到实处,即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全面改善发展两岸关系。
近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时重申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的立场,并首度提出“一个中国架构”,响应大陆“一个中国框架”的诉求。
尽管吴伯雄“一个中国架构”说法在岛内仍引起非议,但与会学者、上海社科院台湾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海良表示,“一中框架”或“一中架构”是现在两岸最大的公约数,有利於两岸关系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