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东部局势表态考验中国 应优先关照中俄关系
就乌东部局势表态是对中国的考验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今天到访中国,他除了为普京总统下月访华做准备,促中俄经贸合作,肯定会同中方商讨当前处于激化中的乌克兰东部局势。中方如何在私下同俄谈这一棘手问题,以及如何公开表态,这是对中国外交智慧和定力的一次考验。
乌克兰东部问题显然不同于克里米亚。克里米亚事变有多重含义,包括回敬“颜色革命”,而俄罗斯族分割乌东部的行动,更直接冲击了一国保持领土完整的国际法权利。但是乌东部事发也不是孤立的,这些危机都会溯源到乌克兰这些年反复出现的“革命”和动荡上。
此外,克里米亚易帜的过程十分清晰,莫斯科主导该过程的思路和意志都很坚决。而乌东部目前一个接一个城市俄罗斯族的“造反”或“起义”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元素是自发的,莫斯科、基辅所持态度与事件的发展有很强互动性。可以说外部态度诱发了事件,而事件的进程也在塑造外部的态度。
俄罗斯官方一直表态不愿分裂乌克兰,目前除了警告基辅不要向东部俄罗斯族动武,并在边界地区屯集军队示威之外,并无进一步的行动。普京看来有些犹豫,克里姆林宫对乌东部民众显然有巨大影响,但它未必就是可以随意发号施令的关系。
乌东部原来不是独立的自治实体,那里也不像克里米亚那样,之前有合法的俄罗斯驻军。要形成在国际上多少能说得过去的独立程序,几乎无从下手,它对莫斯科将是比“接纳克里米亚回归”要大得多的挑战。
中国显然不宜匆忙就乌东部问题做外交表态。在酝酿态度和与各方的会晤中,中国需同时照应以下几大原则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