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事评论 > 正文 >

英媒:乌克兰危机考验中国的全球政治雄心

2014-06-07 16:28:24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在经济改革和增长的头30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遵循了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建议,在扩张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中保持低调。

  新兴中俄同盟是为了抗衡美国,同时为中国商业、能源与军事利益服务。沿两国漫长的边境线,中俄两国双边贸易自2002年以来已经翻了七番。中国越来越依赖身为全球头号能源出口国的俄罗斯,以满足其对石油和天然气似乎永无止境的渴望。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主要受益者,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武器装备要多的多。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半岛采取军事行动后,中国与印度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相同,既不谴责也不纵容克里姆林宫。北京对此事的回应颇为模糊。秦刚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称,“中方历来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然而,中国后来“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宣布中方考虑到了“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的复杂性”。看起来,中国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敞开大门,因为其发现自己将来有类似的困境,无论是在陆地边境——从阿克赛钦到不丹在西藏的飞地 ,再到白头山——还是在南海。

  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谴责莫斯科支持下的克里米亚公投时,中国投了弃权票。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西方国家,都没有从中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尽管普京和奥巴马都曾致电习近平,恳求他从俄罗斯或美国的角度来考虑乌克兰的局面并投票。在避免评论公投的同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敦促各方“冷静、保持克制,防止局势升级和恶化”,并补充称,“政治解决、对话是唯一的出路”。简言之,在吞并成为即成事实后,中国站在普京一方。

  中国在乌克兰的投资也是中国反应谨慎的一个原因。2012年12月,乌克兰前任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和习近平主席签署了总额高达100亿的协议,中国将投资乌克兰农业、航空、能源、金融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使之成为乌克兰第二大贸易伙伴。协议包括一项核条款,规定在乌克兰受到核攻击(甚至核攻击威胁),北京就会为基辅提供军事支持。考虑到当时基辅的政治方向,这个条款可是被视为是一个中国认为不会兑现的甜味剂,因为他知道西方国家针对乌克兰发动核攻击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基辅政治方向发生变化,中国对基辅的责任却大致相同,因为俄罗斯利用核武器攻击乌克兰的可能性也接近于零。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