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黄桥战役后粟裕隐忍两年与日决战:灭日军460

2014-06-07 16:16:3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整个1941年,甚至是1942年,1943年,粟裕一直没有和日军进行过决战,他倒不是不想打,当时的情况实际上确实不能打,而且他认为就没有到打的时机。

  解说:车桥是一个东西长两里,南北长一里半的小镇子,里面却交叉了53座碉堡和十多里铁丝网,五百多与新四军交战多年的日本鬼子,再加外围相互拱卫的十多个据点,这就是打车桥要做的事情,这个任务交给了叶飞,叶飞,这位生于菲律宾,5岁归国,14岁参加革命的战将,虽然多年前与粟裕有过南阳事件的过隙,但当年的阴影,在生死与共的战斗中慢慢消散了。

  恽前程:粟裕跟叶飞有疙瘩,他不听他指挥,当时我们1师改成独立1师以后,省委书记刘英,因为这个叶飞不听指挥,他要消灭他。

  鞠开:刘英要粟裕去,粟裕不执行,最后回来,对后回来还是把粟裕关起来了嘛。

  恽前程:结果叶飞抓住了,半路上走的时候,发生情况让叶飞跑了。

  鞠开:反正估计大家都年轻嘛,也没有经验嘛是不是,过去了就过去了嘛,就算了嘛。

  恽前程:叶飞也经过几次战斗以后,才对粟裕才佩服得很,是吧,也不容易啊,因此一个高级指挥员作几次战斗的胜利,才建立的威信,才能指挥部队,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陈晓楠:说到粟裕和叶飞的关系,南阳事件绕不过去,南阳事件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在和中央失去联系,没有统一领导,谁也不服谁的情况之下,发生的一场内哄,粟裕在这个事件当中听从刘英的领导,诱捕了叶飞,在押送过程当中呢,遇到了袭击,叶飞趁乱逃跑了,粟裕有意无意地放走了他,南阳事件对粟裕一生的影响都非常之大,可以说是他一块去不掉的心病。

  解说:过往归过往,在新四军共事的日子里,粟裕与叶飞之间,不可避免地交叉重叠,几年时间里,叶飞已是粟裕手下最得力的副手,这次车桥战役,粟裕挑了自己最放心的人去办。

  梅毅:车桥战役,实际上粟裕是下了非常大的决心,他精于计算,算清战场上每一步,包括战前的物资准备,要求师团级干部亲自到战地考察,所有的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日军方面对粟裕这次战斗,他所组织的这个,实际上一无所知,他们仍在一个劲儿到处搞清乡和扫荡。

  于华庭:关键还是一个日军装备还是好,另外国民党装备和训练都不如日军,所以他跟他正面打,大部分还是失败,即使打几个胜仗,但是这个伤亡也很大,但是我们打游击战,也就是零星的消灭他。

  恽前程:后来决定先打车桥,再打外延。

  解说:1944年3月5日凌晨1时50分,进攻的命令终于发起,直奔主题,负责主攻的第7团,长途奔袭,直插车桥据点,战至午后,摧毁碉堡50余个,全歼驻守伪军。

  梅毅: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一方有难,四方支援,这一点在当时的日军确实也堪称模范,因此知道车桥被袭击的消息,消息一传来之后,附近据点的日伪军纷纷出笼,这一切实际上都在粟裕的计算之内,这个就像早几年伏击翁达旅一样,粟裕又是派叶飞,干净利落地把这个日军的援军进行了伏击,取得了胜利。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