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外交传真与外交电报上的信息不只是用外国语言书写的,也有许多用代码写成,那些最为机密和重要的外交电文尤其如此。只有破译这些代码,才能知道这条电文到底说了什么,而这更凸显出了密码局工作的重要性。
一战之后,密码局的主要工作是紧盯刚刚建立的苏俄的情报机构“契卡”所发出的密码电文,以及一些南美国家外交机构的电文。但到了上世纪20年代,密码局的首要工作目标换成了日本。
当时,日本海军力量在西太平洋的崛起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除此以外,日本持续的商业扩张也严重冲击到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商业垄断地位。
亚德利不会说日文,但在这个特殊时刻,他向上级保证,如果在一年之内他无法破解日本的外交电文,他将辞去密码局主管一职。
窃听一份电报可能会有很多方法,但亚德利无疑发现了其中最为便捷的那个。他和他的属下径直来到当地的西联电报公司,向电报员索取来往日本电报的副本。就像“脸谱”和“谷歌”在这次美国国家安全局丑闻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西联电报公司发现自己真的很难对这样的要求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