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首艘航母用了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即完成了从首次出海训练到初步形成战斗力的跨越。一年中,中国航母多次出海训练与研试。歼15舰载机从首次起降,到首次驻舰起飞和短矩滑跃起飞,不断取得突破。近日,辽宁舰编队在南海训练累计完成100余项试验和训练课目,不仅有水面舰艇,还出动了多个型号的飞机与潜艇,为海军新型作战力量形成战斗力进行了探索。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指出,辽宁舰已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但距离完全的作战能力还有一段时间。实力和俄罗斯、英国差不多,算第二梯队。
在关注辽宁舰的同时,外界针对中国第二艘航母的猜测一直不断。俄罗斯之声评论称,中国正在准备来一个海上大跃进。据估计,中国航母力量建设速度非常快。中国第一阶段计划到2015年建造两艘常规动力航母,到2020年将建核动力航母。
新型战略导弹和战略核力量频频亮相
据媒体透露,中国不久前完成了东风41导弹与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的试射,这两次导弹试射引发外界对中国核打击能力的高度关注。媒体分析称,巨浪-2和东风-41是中国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核武器,被视为中国未来20年战略核威慑的中坚力量,此次接连进行试射“意义重大”。
10月,中国海军核潜艇部队首次被官方揭秘。外媒认为,中国在2020年前将装备5艘094型战略核潜艇,并曝光中国正在研制新型096型核潜艇,猜测其可装备24枚射程不低于11000公里的新型潜射弹道导弹。有媒体分析称,战略核潜艇作为中国海军杀手锏武器,此次中央媒体大规模披露,是更多的展现人民海军的装备成果,也展示出中国海军的海基二次核反击能力的有效性,对于提升中国海上安全和国家安全是有必要的。
武装直升机取得开创性突破
12月23日,被称为“直20”的国产中型通用直升机成功首飞,填补了国内空白型号。军事专家房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针对直20的评价有两个关键词,中型和通用,其并非像武直10一样属于专职武装直升机,但堪当大用,既可以担负运输任务,也可以携带导弹、火箭筒等武器进行火力支援,还可以执行电子战任务。
这些新型武器距离正式服役并发挥战斗力可能还有较长一段时间,但从它们的频繁测试中已经可以看到中国未来军事装备的先进程度。
新型武器批量装备部队
在高精尖武器研发测试层出不穷的同时,中国多种新型武器也已批量装备部队。
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自2012年珠海航展亮相后,其批量装备部队的画面不断出现在公开报道中。军事专家尹卓曾表示,直10、直19两款直升机可以说是中国武装直升机产业的一次华丽转身,两款机型作为高低搭配,可以满足中国陆航部队的需要。
1月31日,长春号导弹驱逐舰入列东海舰队。长春舰为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052C型导弹驱逐舰三号舰,长155米,宽17米,标准排水量5700吨,满载排水量6000余吨,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它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探测和区域防空作战能力。该舰的服役,标志着解放军历史最悠久的一支水面舰艇部队开始全面换装。
2013年10月27日,同为052C型的济南号导弹驱逐舰在东海舰队某军港的照片突然被曝光。12月26日,同型号新型驱逐舰郑州舰入列东海舰队。
据统计,中国海军052型、052B型驱逐舰都仅造了两艘,052C型继170舰和171舰后,也已很多年未开造后续舰。军事专家房兵指出,长春号与济南号等舰艇的服役,意味着052C型正式开始批量建造,也标志着中国舰艇技术的成熟。
此外,主要用于近海防卫作战的056型护卫舰也批量装备部队。截至2013年10月底,中国建造了十余艘该型护卫舰,共有8艘已经加入中国海军服役。在外界看来,中国056舰就像“下饺子”一样,一艘接一艘的出现在媒体视野中。军事专家陈虎曾撰文指出,056舰的“饺子”恐怕还要下,或许现在的这一锅不够多,将来还会看到更多的056舰陆续服役,也会看到更多的056舰出现在中国维权、近海护渔护航、抢险、海上救生等多样化任务中。
尖端武器的频繁露面与新型武器的批量装备,既让国人振奋不已,也让一些国家与势力借机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