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8战略轰炸机的死因
在实验阶段中国并没有早期使用"轰-8"这个代号,仅以"轰-6I"作为改进型号编号做了1978年首次试飞。并且取得了成功。它的最大飞行距离从原有(标准载荷)的5800公里提高到大约8060公里。作战半径从3600公里提高到大约5000公里(核搭载)。
也就是说它从2250英里提高到大约3120英里。基本达到了洲际轰炸机要求。原计划在1979年进行"轰-8"定型。但是最后由于1980年中国对军费开始大规模消减。由于"斯贝"发动机维护费用较高。因此该计划下马。
但是由"斯贝"派生型发动机研制的"轰-7"却得以存活。
"轰-9隐身战略轰炸机"诞生计划
就此中国打算自行研制一款新的轰炸机。当时美制F-117"夜莺"隐身轰炸机正值"青春年少"的风头之际,因此中国打算以此研制一种隐身洲际轰炸机。这个计划整体开始于1995年预计在10年完成。